江南春布局合圍3萬廣告主 下一步可能收購網媒 “是我先去找他們的。”3月1日,分眾傳媒CEO江南春毫不掩飾對新好耶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的欲望。
這是分眾傳媒的第四次全資收購行動,在此之前,框架媒介、聚眾傳媒與凱威點告已經先后被江南春收歸旗下。
好耶無疑將令分眾傳媒——目前市值最大的納斯達克中國概念股——的身軀更加龐大。根據艾瑞咨詢的報告,2006年,分眾傳媒的總收入是18.6億元,好耶為約5億元。
而在江南春看來,分眾傳媒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如何整合將其現有資源與好耶的互聯網廣告平臺整合,以實現優勢互補并發揮協同效應。
獨立公司模式
“大家都希望拿更多分眾股票,但分眾堅持要給部分現金。”據IDG負責投資好耶項目的合伙人章蘇陽透露,收購談判時,好耶的投資人和管理團隊均相信,整合了好耶的分眾傳媒會有一個更好前景。
信心建立在兩個基礎之上。首先,分眾傳媒以前的合并都比較成功,已積累一定的并購經驗;其次,用江南春的話說,“我們與好耶的辦公室在同一大廈,不僅互相蹭飯吃,好耶規模大一些的會也在分眾開,對彼此的業務和管理均知己知彼。”
另據章蘇陽透露,在分眾傳媒上市前,雙方已考慮合并之事,但因審計來不及,當時江南春上市心迫切,而投資銀行不希望在一個公司上市前做大動作,因此擱淺。
據江南春介紹,根據分眾傳媒一貫的并購模式,好耶今后將完全獨立運營,未來好耶的首席執行官朱海龍仍將擔任原職,而好耶的其他管理層也不會有任何變動。
所有的當事人都力圖暗示,兩個公司間的領導層融合、員工融合和企業文化的融合等將不成問題。漢能投資董事長兼CEO陳宏認為,根據分眾傳媒的收購特點,其都是增加一個資源性業務,而資源性業務通常較易整合。
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黃升民教授認為,互聯網屬新興媒體,高度市場化導致資產較為透明,不涉及現有政策、文化和意識沖突,這也將極大減少整合中的問題。
漢理資本董事總經理錢學鋒認為,分眾傳媒已開創中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思科”發展模式。當年,思科即靠不斷兼并、收購新興網絡技術公司,成為美國高科技的先鋒和網絡股之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