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未來
自1972年成立以來,KPCB已經先后支持了475家企業的創業者及企業家,目前已有150多家上市,還有很多的企業通過兼并和收購取得了成功。成立于1972年的KPCB現在在全球共有24個合伙人。
“要么血本無歸,要么一本萬利”正是風險投資的驚險刺激所在。約翰·多爾沒有比別的VC多生三頭六臂,但他卻干了別的VC沒干的事———用19年編織一個精英關系網,他投資的各個網絡科技公司的董事相互兼任其他有關公司的董事,除了分享經驗,還可以讓企業彼此借力,帶動雙方的流量和收入。例如Excite曾在1998年時支付給網景7000萬美元,以獲得為對方網站提供搜索引擎的權利。
現在,他正躍躍欲試在中國復制這種層層交織的關系網。
此外,約翰·多爾的成功還來自于對行業發展方向的準確把握和極富預見性。1980年代PC興起的時代,他抓住了康柏電腦、蓮花軟件等公司的發展機會;到了90年代互聯網天下時,他率先投資了網景公司,約翰·多爾在互聯網領域的聲望隨著Google股票價格的扶搖直上而達到頂點。
目前,約翰·多爾和他的中國團隊正在密切關注新興消費業、醫療和綠色科技等領域。據悉,約翰·多爾未來還將拿出2億美元投資到太陽能薄板電池和生物燃油等綠色環保節能技術上。而在他的帶動下,很多美國投資家也紛紛投資前途光明的綠色產業,2006年的總投資額已經達到了25億美元。
同時這也是中國團隊的主要目標領域。“現在進來正是時候。”周志雄說。而汝林琪投的一個環保電器項目已經預計將于明年年初在中國的A股上市。這正是約翰·多爾理想中的方向。
正是這樣,最近兩年約翰·多爾認為最重要的趨勢就是“城市化”。未來50年內,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將從20億上升到60億,尤其集中在中國和印度。這將直接導致人類對能源,尤其是高清潔能源和更有效率的能源的需求———醫療、能源、無線電訊,甚至還有軟件業和半導體,對凱鵬華盈來講,都是重點發展的行業。
在約翰·多爾看來,找到一個好的企業家和管理團隊,立足于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再加上先進的技術,將是最好的投資對象———難怪Google的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將多爾譽為“Google最好的董事之一”,而思科首席執行官約翰·錢伯斯曾形容多爾“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風險投資家”。
鏈接
樂觀、激情、充滿活力,這就是KPCB的合伙人約翰·多爾。多爾于1980年加入KPCB,他領導的KPCB團隊給許多美國頂尖的企業領袖提供了支持。
1974年,多爾來到硅谷,加入了當時一家小型芯片制造企業———英特爾。在英特爾期間,多爾負責工程、市場以及銷售方面的工作,并成為業績最為突出的銷售主管。
多爾擔任著多個公司的董事包括Google、Amazon、Intuit、Home-store,Sun等。
多爾擁有若干項計算機存儲設備方面的專利。多爾擁有RiceUniversity電子工程學的學士和碩士學位以及哈佛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