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來,宏明雙新只是屈指可數的幸運者,還有大量的類宏明雙新仍然需要自力更生或者說靠天吃飯。盡管類宏明雙新對有轉暖跡象風投再次充滿期待。
個案難說全局皆大歡喜
5月的天府之國開始悶熱難耐,但成都宏明雙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上下下心情卻很清爽。一直專注模具領域的宏明雙新,新近獲得了新加坡某機構的投資,亟須發展資金的宏明雙新“讓公司上市”的路線逐漸清晰起來:近期就將上報上市申報材料。
“已經整妥帖,打算盡快上報材料。”搬遷新辦公室很累人,談到上市,宏明雙新一負責人仿佛已經看到上市后企業在新的辦公區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在成都科技企業協會的幫助下,宏明雙新成功引入戰略投資者,夢寐以求的上市已經開始變得觸手可及。
“ 協會只是做了很少一些工作”,撮合雙方成功的成都科技企業協會袁昕不愿意張揚自己在其中的介紹作用。“宏明雙新的引導資金來自新加坡的一家投資管理公司,協會只是根據雙方需要,做了一些牽線搭橋的事,雙方已經完成前期合作,宏明雙新即將上市。”
宏明雙新是四川風投市場沉寂數年之后出現的一個幸運兒。和宏明雙新的幸運相比,奔月科技則有些沮喪,去年底以來,“戀愛對象”換了10來個,仍然沒有開花結果。
“是介紹資金還是你們有資金?”成都奔月科技劉副總剛與記者接觸,就迫不及待的問記者是資金方,還是中介方,“作為一家以石英晶體元器件研發生產為主的企業,奔月科技成立10多年了,期待資金做強做大。”劉副總語氣透露出對資金的渴求,“談了好幾家,還沒有達成協議。”這些天,劉副總跑來跑去一個目的還是為了找到發展資金。
10多年來,成都奔月科技作為多次被四川省政府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不僅長期配套于國內數十家大型知名企業,還出口歐盟、美國、韓國、日本等地,包括配套于數家世界500強企業,但和奔月科技巨大的研發成果相比,這些產品只是冰山一角,苦于資金的掣肘,企業難以獲得快速發展。
“目前四川科技企業總體規模小,資金就是發展過程中的瓶頸,企業非常需要資金,解決了資金瓶頸,這些企業就可以上一個臺階,”作為業內專家,四川省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中心副主任陳春發博士對四川科技企業的發展憂心忡忡。
政府推動沒商量
政府有關部門顯然想竭力改變現狀。5月5日,四川科技金融工作推進會在成都舉行。“我們既有技術優勢、人才優勢,也不缺乏好的產品和有發展潛力的企業,關鍵問題在于資金短缺、融資困難,”在當日的科技金融工作推進會上,四川省省長蔣巨峰談到,由于資金缺乏,“這就制約了我們的高新技術企業上規模、擴市場。”
而作為當天會議的主要議程,科技部和四川省分別依托四川大學和西南財經大學建立的中國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四川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中心以及科技金融與數理金融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金融智能與金融工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同時宣布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