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十年籌備的中國創業板市場,年內或可破繭而出。在7月4日召開的“2009中國創業板高峰論壇”上,業內人士表示,創業板市場有望在國慶前后正式現身。但創業板若想最終獲得成功,還需要業內人士和監管層在保薦機構把關、退市風險預警以及相關配套措施跟進等方面做出相應努力。
保薦機構面臨更嚴格監管
“國慶后就可能看到首批創業板上市企業了!逼桨沧C券總經理薛榮年透露,目前約有100家擬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正在準備申報材料,其審批流程應該跟主板、中小板類似,但由于創業板排隊企業少,因此三個月內應該完成審批。
隨著創業板推出的臨近,保薦機構的資質監管逐漸成為管理層關注的焦點。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副處長、創投研究專家劉健鈞表示,創業板要想得到投資者的認可,保薦機構作為第一道把關人責任重大,證監會將通過一系列機制對其實行更加嚴格的監管制度。 “除了保薦期限被延長、關注保薦機構申報的材料外,現在證監會更關注調查報告是怎么完成的!毖s年說,創業板保薦機構必須留有工作日記,包括“干了什么事、什么時候見了什么人、在什么場合、談了什么內容”等筆錄底稿,隨時供證監會檢查。不僅如此,保薦機構申報材料后,還必須提供未來三年的工作計劃,以便證監會判斷保薦機構是否將履行職責。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這套制度真正推行,將極大提高保薦機構的保薦水平。但初期考慮到市場容量,監管層可能限制每家保薦機構上報的企業數量,第一批掛牌的大概只有八九家。薛榮年透露,平安證券準備保薦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有十家,主要是具有新商業模式的現代服務業、網絡等行業的企業。這些企業應該會在7月底、8月初申報材料。
警惕退市風險
隨著近期《創業板市場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暫行規定》的正式發布,自7月15日起,投資者就可以到證券公司營業部辦理開通創業板投資交易的手續。不過,業內專家還是提醒投資者在入市之前,一定要重點警惕創業板的退市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