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一筆入股美國紐交所上市公司飛鶴乳業之后,紅杉資本近日再次下注一家B2C的電子商務鞋業零售商好樂買,注資規模約為一千萬美元。
“紅杉在我們網站上線幾周之后就和我們聯系了,只是等了比較長的時間,他們一直希望在中國也投資一家鞋類的B2C電子商務公司。”好樂買合伙人李樹斌對本報表示。
事實上,美國已經有一家類似的公司叫Zappos,曾經被紅杉資本投資,該公司創立于1999年,2008年總營收已達10億美元,凈收入6.25億美元。本月初,Zappos被亞馬遜以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這次交易價格也創下了亞馬遜收購公司價格的最高紀錄。
據了解,當初之所以選擇鞋業這樣一個細分行業來作為B2C創業的主攻方向還來自于兩位創始人的經歷。
李樹斌曾在一家數碼B2C公司工作,2004年的時候銷售額曾達到4億元,但是后來仍然沒有堅持到最后。
“經過反思以后,我們總結出幾個原因。”李樹斌說。
首先是B2C行業所選的產品,要么價格便宜、要么服務起來特別方便,兩者之間要有其一,即要么“省錢”要么“省心”;其次毛利率不能低于百分之二十。
“我們過去做數碼,銷售規模是足夠大,但是利利率太低,不到百分之五,這樣就很難賺到錢。”李樹斌表示。
此外,產品的單價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價格太低的如圖書,一本書毛利率可以達到百分之三十的話,其絕對值也太低,配送、人員成本都難以覆蓋;而嘗試成本太高的話,人們在購買時會很猶豫。
最后一點則是要方便物流配送,即能以很快的速度配送至全國。
由這幾條進行篩選后,創始團隊便選擇了鞋業來作為B2C創業的方向。
而在中國,差不多只要國外有過的電子商務成功模式均被拷貝過來。
好樂買的一位人士認為,目前B2C受到熱棒的原因除了潛在的需求外,還有賴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網民的逐漸成熟,特別是網絡支付手段的便利以及物流等配套產業的發展。
“未來B2C電子商務公司競爭的核心將集中在庫存管理能力和貨架效率水平。”好樂買創始人魯明曾這樣告訴記者。他認為,好樂買的核心競爭力正在于自己獨有的庫存管理能力和高效的貨架管理水平。
好樂買的人士認為,網站推廣的方式無非幾種,這方面是沒有核心競爭優勢的,只可能是成本多少的問題,但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供應鏈的能力則是考驗電子商務的核心。
“當倉庫里貨品比較少時,我能比較好地知道貨品的情況,但當貨品到了幾萬件的時候,要以最短的距離、最快的速度取到貨物并發送,這就考驗供應鏈的管理能力;另外,如果一些商品在倉庫的時間太久了,就要有系統提醒進行打折處理,不然占用資金。”李樹斌解釋。
在此之前,魯明做了將近20年的服裝銷售生意,在該領域具有豐富經驗和人脈,尤其是對商品的采購、庫存管理有著獨到的理解和實踐。公司合伙人、總裁李樹斌曾在華旗資訊旗下知名網絡比較購物平臺擔任CEO和CTO。
而對于供應鏈的管理他們也是學習過亞馬遜與其它知名海外電子商務公司后進行運用。
據魯明透露,好樂買現在每天出貨量約為1000雙左右,并且每月在以20%-30%的速度增長,他預計公司2010年的銷售額將達到3億元左右。
據了解,此輪融資后,好樂買將資金用于三方面,首先是公司內部的建設、人力的投入;其次是產品的備貨與庫存,最后就是通過網站、平面媒體的推廣。
“品牌的建立非常重要,因為首先要消費者相信你,一想到網上買鞋就是好樂買,這也是我們后期重要的工作之一。”李樹斌最后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