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升級 有特色者上位
投資影院,真正懂得經營才能小康。
華誼兄弟副總裁胡明說:“同樣一筆錢,投入電影制作里,兩年就能收回投資,投入影院卻需要五年。”當資本規模有限時,華誼遲遲未動。網尚文化總裁黎鋒說,華誼上市后,資本市場希望它成為中國的華納,而華納正是全產業鏈的運營模式,所以華誼必然要進入影院。
其實通過打造強有力的終端,帶給觀眾更新的體驗,反過來拉動票房收入才是華誼進軍影院的真正目的。“我們骨子里還是電影制作公司,創意是我們的根本。”這就決定了華誼的影院勢必帶著特有的東西。據了解,華誼兄弟占中國整個票房市場10% ̄15%的份額。
華誼兄弟想打造的是情感連鎖影院,胡明說,經營影院的關鍵在于如何帶給觀眾新的體驗。“影院是電影和觀眾之間的接口,說到底,它是一個與人相聚的地方”,很少有人自己看電影,大部分是朋友、戀人、家人一起看電影,所以讓觀眾對影院產生情感的依賴是一大法寶。
不同行業背景的國際化團隊之間產生文化碰撞是打造華誼影院的關鍵,“我們影院的設計師是臺灣人,運營總監是新加坡人,總顧問是澳大利亞人,各自的行業背景也都不同,有來自香港嘉禾的,有原來在星巴克做連鎖經營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行業背景之間的碰撞,正好是華誼影院所需要的。
胡明舉例說,這個團隊碰撞出了重慶影院最有吸引力的兩個地方——酒吧吸煙室和女士化妝間。“設計師是40多歲的女性,她很討厭抽煙,所以把吸煙室設置在一個角落里,不通風,而開發總監特愛抽煙,為此雙方吵得不可開交。”“最后雙方都作出一定妥協,吸煙室的地點雖然沒變,面積仍很小,但是設計很時尚,放置了高腳椅,迎面的電視墻上顯示所有影廳正在上映的片子,很像酒吧的感覺。”酒吧吸煙室成了男士們的最愛。
另一個最受歡迎的地方是女士化妝間,女孩子來看電影大都是跟男朋友約會,需要專門的化妝間,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女孩子來華誼。
“在細節上想點子才能讓觀眾依賴你,”胡明說,“華誼希望把對電影的理解帶到終端服務行業。”就像去餐館吃飯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分享、聊天,“今天影院到了需要升級的階段,它更像一個聯系情感的地方。”
實際上,作為影院新兵,華誼兄弟并沒有一開始就選擇自己運營,位于北京望京地區華彩國際商業中心的新影聯華誼兄弟影城,就是華誼兄弟與新影聯共同建設運營的,這個項目可以看作是華誼進軍影院的試驗田。
“新影聯是國有企業,管理流程非常嚴格,我們從中學到很多”,不過華誼從合作中也獲得很大信心,“我們沖勁更足、效率也更高,比方說,挖人就得速度快。”
合資影城開業第一個月票房收入超過100萬元,“雖然比預期低,但是也還算滿意,我們在網上搞秒殺促銷,一天賣出12萬張電影票。”借鑒其他行業的營銷技巧使華誼更迅速地打入影院市場,比如華誼邀請餐飲連鎖行業的營銷總監來培訓。
作為制作方,華誼會在自己的影城里首映華誼制作的影片。“這能吸引更多的客流,即使別人每年多出租金,商場也更愿意選擇華誼,而且合同期最少是10年,甚至有18年的。”長期的合作期限也避免一些業主只看短期利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