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境外的情況來看,由于存在高風險,創業板的市盈率一般要低于主板。而A股的則恰恰相反,“創業板上市公司‘高股價、高市盈率、高募資’的‘三高’”現象屢見不鮮。高成長無疑是創業板“三高”現象的最佳辯護。2010年年報和2011年一季報公布之后,創業板泡沫式的高成長神話似乎難以續寫了。本k文k來k源k于k創k業k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這里我們不妨以國民技術(300077.SZ)為例,對創業板高成長神話進行一些分析。我們提取了國民技術最近三個財年和最近三份一季度報告的一些財務指標及其杜邦分解。從這些財務指標,我們可以發現兩個非常鮮明的特征:
第一,2011年一季度,國民技術的營業收入相對于2010年一季度下降了63.32%!正是由于銷售大幅下降,上市募集資金之后資產增加,導致其總資產周轉速度從2010年一季度的0.45下降至2011年一季度的0.06。同時,國民技術的銷售凈利潤率從2010年一季度的30.80%同比下降至24.65%。也因為上市募集資金之后,股東權益大幅上升,導致其權益乘數同比大幅下降。
根據杜邦分解,凈資產報酬率為銷售凈利潤率、資產周轉速度和權益乘數這三個財務比率的乘積,而國民技術的銷售凈利潤率、資產周轉速度和權益乘數同時大幅下降,導致其凈資產報酬率從2010年一季度的20.68%下降至今年一季度末的1.53%!國民技術的銷售大幅下降,可能也是導致國民技術2011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27.16%的主要原因。
國民技術的業績大幅下降,是創業板中的個別現象嗎?從2010年年報來看,“創業板公司實現凈利潤約147.38億元,同比增長31.08%。中小板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約831.37億元,同比增長32.22%,主板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幅為37.34%” ,換言之,被寄予高成長厚望的創業板的成長性,居然沒有跑贏中小板和主板!本k文k來k源k于k創k業k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第二,從財務分析不難發現,國民技術凈利潤成長的高峰出現在上市之前的2009年,年增長384.83%。上市之后的2010年和2011年一季度,其凈利潤的增長率分別下降至51.37%和-27.16%。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與國民技術類似,創業板其他業績“變臉”公司,如寶德股份、網宿科技、新寧物流等,均呈現出上市之前的“爆發性成長”和上市之后的業績下降。是這些公司的成長性下降了,還是上市之前存在財務包裝?
我們不妨再來看圖表1。2009年和2010年,國民技術的凈利潤分別為1.17億元和1.77億元,而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分別為0.94億元和1.06億元,凈利潤高出經營現金凈流量2333萬元和7070萬元。這又是為什么?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讀者朋友們不妨思考,如果所有的銷售都收到現金,所有的采購、費用均支付了現金,所有的采購和生產均已銷售,那么應收賬款、存貨和應付賬款將保持不變,并且凈利潤等于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反之,如果應收賬款增加、存貨增加,應付賬款減少,那么現金流量不變,凈利潤將上升!從圖表1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國民技術2009年和2010年營運資本凈增加,即應收賬款和存貨的增量之和,減去應付賬款的增量,分別達到2884萬元和8116萬元,占凈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差額的123.62%和114.80%。換句話說,國民技術是不是有嫌疑通過增加應收賬款、存貨來進行財務包裝的可能?這種可能的財務包裝,是不是可以解釋國民技術上市之前的爆發性增長?是不是可以說明國民技術在2010年底試圖延緩高增長神話的破滅?本k文k來k源k于k創k業k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