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on IPO進程再現進展,但喜憂參半。一方面,其營收實現四倍多的增長,運營虧損大幅下降,并在北美市場實現盈利;另一方面,Groupon最新提交的IPO文件顯示,其擬融資金額大幅縮水,從此前的7.5億美元降至4.8億-5.4億美元。即使實現盈利,但團購模式仍不受資本看好。分析人士認為,美國資本市場仍對團購模式存疑,而中國團購企業也應理性看待上市。
經過近三年的運營,備受關注的團購網站鼻祖Groupon終于在北美市場實現了盈利。同時,Groupon在全球市場的凈虧損也大幅下降,從二季度的1.01億美元減少為三季度的1057.3萬美元。
幾乎同時,Groupon新提交的IPO申請卻顯得頗為保守。繼9月初延遲上市后,Groupon重新提交的IPO申請顯示,此次擬融資4.8億-5.4億美元,較之前計劃的7.5億美元融資規模縮減28%。按此價格中間值計算,目前Groupon市值將為108億美元,僅為之前200億美元預測估值的54%。
雖然盈利增加,虧損大幅減少,甚至在北美市場實現盈利,但Groupon似乎仍不被資本市場看好。對此,艾瑞咨詢分析師蘇會燕認為,這可能出于兩方面原因。“一是美國股市目前的整體趨勢并不太好,二是Groupon之前提交的IPO文件受到了頗多質疑,因此影響了資本市場對團購模式的認可度。”蘇會燕認為,對于中國企業來說,因為大多數團購網站已經獲得了投行的風投,因此投資者必然希望企業上市,以獲得較高回報。但近期并不是中國團購企業尋求上市的好時候。
易觀國際分析師劉冠吾則認為,Groupon有望在四季度實現上市,而其在融資規模上做出妥協旨在推進其IPO進程,國內欲借上市進一步發展的團購網站可作為借鑒。劉冠吾進一步指出,Groupon成功實現IPO對中國同行確為利好消息,然而其上市之路恐將與Groupon同樣坎坷,而對于身處第二、第三梯隊的團購網站而言,上市條件并不成熟,亦可通過并購、被收購等多種途徑發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