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五:VC是最昂貴的融資方式
融資本質上是企業與投資人就風險分擔與收益分配達成的一種制度安排。企業找都懂得關心基金對自己的估值,殊不知基金對自己也有估價。這個價就是預期回報率:從被投資企業的成功退出獲得的內部收益率與實現成功退出的概率相乘。預期回報率的高低取決于資金所有者的“貪婪”程度,主流的量化模式簡稱CAPM(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比如一個企業所在行業的平均投資收益率為33%、國債利息率為3%,通過這樣的測算,投資人希望的回報率為每年48%!通俗地說,如果3年后能夠成功地從企業退出(企業上市或高溢價出售)投資人要求的總回報率在324%以上。即給你1000萬、3年后要拿走3240萬。實際上,由于中國經濟的走強及企業的優異表現,風險投資從成功上市企業獲得的回報率遠高于300%。可見,接納風投是世界上最最昂貴的融資方式,資金估值公式客觀地說明了風險投資高回報率預期的依據。
規則六:VC失手是常事。
VC可能會給經評估有40%概率會倒掉的企業投資。因為一旦該企業成功將給VC帶來500%的回報,項目的預期回報率為300%(即:500%X60%)。
所以看似勇猛地追逐風險的VC,實質上追求的是高額回報,風險和收益只要匹配就會有人問津。如果要求基金投資成功率高于95%,期滿清盤時計算總的內部收益率(IRR,即為使項目凈現值為零的折現率數值)恐怕不到10%,而將投資成功率降低到80%、總的內部收益率也許會超過30%。
從以往風投總的業績看,它們每投入十個項目有兩三個虧本、三四個持平只有兩三個成為明星。所以,衡量風險投資家的成功是看他做成了明星項目、基金的總收益率有多高,而不是他是否有過投資敗績。為追求高成功率過多地拒絕企業的投資申請,被拒者中難免會有攜程、分眾那樣的“好苗子”。
成功的VC專家從不自我標榜“從未失手”,那會招內行笑話的。總之,創業型企業的有形資產少、無形資產難以量化,的亮點只有一個:高成長性。風險的厭惡者如銀行避之不及,只有風險的偏好者為追逐高額收益才會投資這樣的企業。但風投先要確認可從企業取得與風險相匹配的收益。簡言之,你的企業值得風險來冒險。
規則七:拔苗助長、落袋為安
投資人相信:一鳥在手勝于十鳥在林。而且,絕大多數風險投資機構是靠募集組建的有限合伙制公司,存續期為5到10年。只提供資金不參與經營的有限合伙人僅以其出資為限承擔責任,風險投資專家則為普通合伙人。快進快出是他們的理想,只有退出變現,風險資本才能流動、循環。通俗地說,如果被投資企業是顆搖錢樹,風投則試圖高價賣掉這顆樹。親自搖樹、樂此不疲的不是真正的風投。
被投資企業的發展階段可粗略分為:種子期、創建期、擴展期和成熟期。風投資本在四個階段企業的分布大致為12:22:42:24。當可供投資目標眾多時,風險投資趨向于涉足較為成熟的企業。在投資過程中如果有套現機會,比如高溢價私募、首次公開募集(IPO)之時,VC一般會套現一筆遠遠超過初始投入的資金。再視情況保留或多或少的股權,以便繼續分享企業的成長。總之,VC是在落袋為安的傾向下盡量尋找利益最大化的退出時機。比如聯想投資適時將卓越網的股權賣給亞馬遜,取得了13倍的回報。風投爭于落袋為安的取向加快了企業發展、壯大、上市公募的進程,在相當大程度上助長的被投資企業的浮躁。西方學者早已注意到了風投的這個負作用,而盛大等納斯達克新貴的一系列不成熟表現也證明了這一點。
隨便一個中小規模的基金都有不下十名分析師,各人都有專長的投資領域、對目標行業的宏觀微觀情況了如指掌。以上六條只是他們分析項目、制定方案、實施投資過程中最常用到的規則。
規則八:不要為VC放棄權底限
不要為了VC而VC。現在很多行業內的聚會,主題就是怎么騙VC。于是很多創業者都在疲于奔命,錢拿不到不說,也把自己錢砸進去了,盡做些沒有效果的工作,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行業的浮躁,使業界成功的標準已經退了一大步,原來是上市才成功,現在的成功概念是拿到VC就算。甚至有創業者為了獲得VC而向投資人跪求。
一些海外基金的管理其實比較正規,但他們過多脫離中國市場,為了適應這個市場,通常在本地招募有VC運作管理經驗的人,也會尋找一些有互聯網經驗的人進行合作。但這些合作者尋找投資對象常常為了自己牟利,他會私下要求給予自己股份,或要求對方收購一家公司。
很多拿到VC的公司,不得不違心地高額收購一些公司,或給予投資人部分股份。通過這些投資人違規套現,結果創業公司就變成了沒錢,或者錢不能花到鋼刃上去。
還有些VC則剽竊創業者的創意,許多創業者一旦遞交了他的創業計劃書,通常幾個月后沒有獲得VC,就被人家復制到了其他項目中去了。某些VC,其實投的是自己的項目,順便拉著別人的基金一起來投而已。即使拿到了VC,許多企業也為當初讓步太多而后悔。全景網的呂辰就為自己引入第一輪風投時作價過低而懊惱不已。 “當時融資不知道該賣多少錢。現在看起來是賣便宜了。”這種“賤賣”甚至影響到呂辰進行第二輪VC融資。“在尋找第二輪融資時,那些VC都說,你別出那么高的價格,我清楚你當初給中經合的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