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股權投資(PE)巨頭黑石集團當地時間8日發布聲明稱,集團旗下的一只名為黑石資本合伙V(BCP V)的全球收購基金已經完成融資,最終的基金規模達到217億美元,從而也一舉刷新了PE行業有史以來單只基金融資規模的最高紀錄,有望給因為美國次級債風波而陷入低谷的PE行業注入一針“強心劑”。
“我們已經成功籌集的創紀錄的資金,使得黑石得以繼續在全球私人股權投資領域扮演領軍角色。”黑石董事長兼CEO施瓦茨曼在8日的聲明中說。
⊙本報記者 朱周良
承諾
2/3新基金用于并購
BCP V基金的規模,是黑石在5年前籌建的上只基金的3倍還多,也超過了高盛在4月份創建的200億美元的基金。黑石集團表示,與其他先前成立的基金一樣,BCP V基金也將投資于廣泛地域和行業,包括對美國第二大連鎖酒店運營商希爾頓酒店價值260億美元的收購,以及對飛思卡爾半導體(Freescale)價值180億美元的收購。黑石承諾將把新基金的2/3資金用于投資。
黑石從2004年開始為BCP V基金融資,去年公司宣布已實現融資156億美元,而在今年1月份,施瓦茨曼表示,他們為BCP V基金設定的融資規模將高達200億美元。
自1987年首次涉足PE行業以來,黑石集團迄今已投資于全球范圍內的49家企業,這些公司的年收入總和超過900億美元,雇員超過50萬。迄今為止,黑石旗下收購基金的平均投資回報率高達23%。
僅在今年3月到5月期間,該公司管理的資產就增長了12%,達到884億美元左右。相比2001年12月31日時的約141億美元,該集團資產在過去幾年中的平均年增長率高達41.1%。
影響
黑石股價一度大漲4%
受到新基金完成融資的消息刺激,黑石的股價8日一度飆升4%,收盤時上漲37美分,漲幅1.5%,報25.27美元。不過,相比31美元的發行價,該股目前跌幅仍達到18%。
在黑石6月實施IPO期間,中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SIC)以4.5%的折價購買了該公司價值30億美元的股份。不包括這部分股份,黑石共通過IPO融資47.5億美元,是美國5年來最大的IPO。黑石6月27日宣布已完成了向SIC的1.01億股無投票權普通股出售,后者的持股比例在9.7%左右,并且已承諾在4年內不減持這部分股票。
黑石在上市之初一度備受追捧,6月22日上市首日最多上漲20%左右,當天收報35.06美元,漲幅達到13%。這使得SIC的賬面盈利一度達到5.5億美元。分析人士指出,黑石股票之所以受歡迎,很大程度上投資人期望通過買入該公司的股票,分享后者在火熱的私人股權投資領域的“暴利”。根據黑石提供的材料,該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的盈利翻了一番,達到11.3億美元,只比2005年全年的盈利少15%。
不過,黑石股價隨后的表現卻令人大跌眼鏡,不僅跌破了31美元的發行價,甚至一度較發行價下跌20%以上。按照4.5%的折價率計算,SIC購買黑石股份的價格為每股29.605美元。依照最新25.27美元的股價,SIC的賬面損失仍達到總投資的15%左右。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黑石股票的欠佳表現主要是由于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導致投資者對整個信貸市場缺乏信心,進而影響到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杠桿收購生存的PE行業。PE的主要業務之一便是杠桿收購,即通過較少的自有資金借助信貸放大資本實力,完成大規模收購,并在未來通過改良收購企業、將其重新包裝上市等方式獲得投資回報。通常而言,私募基金主要向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借貸融資,銀行再將這些債權通過證券化等方式在二級市場出售給其他投資者,以分散風險。由于近來美國信貸市場整體信心不足,投資者不愿購買債券,迫使銀行減少甚至暫停向私募公司提供高風險的貸款,后者的資金來源和業務開展將因此受到影響。
黑石集團8日宣布,將在下周一舉行第二季度業績電話會議,屆時市場將得以對該公司在當前不利局面下的經營狀況作出更直接的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