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無疑與農開的投資模式不謀而合。于是,農開公司也成為承擔此項任務的資產運營機構,進行企業選擇、考察、投資。2005年,永達集團對日出口年加工2萬噸雞肉熟制品和科迪集團年產20萬噸液態奶一期10萬噸生產線項目成為第一批試點參股項目。農開資金在新成立的永達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和科迪乳業有限公司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33%和12.5%。
華英是農開2000年轉型后投資的第一家企業。據悉,目前華英集團與農開等共同成立的華英股份,在歷經五期建設后,總資本已經由最初的1億元增長到6、7億元。
大用則是農開利用國家農業開發資金進行投資的企業。當時,大用以農產品深加工的資產與農開公司合資成立大用賽福,后者以2250萬元占22.5%股份。大用董事長助理韓淇認為,引入農開公司的資金,首先符合國家農業開發的政策方向,其次通過財政參股促進了民營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多元化,同時其支持的農產品深加工項目,前景看好。
投資也給了農開公司豐厚的回報。龐學孟表示,轉型之前,保值率只有80%,而目前,每年的資產保值率達到101%多,累計實現現金分紅近3000萬元。以華英為例,每年回報平均在10%左右。目前,農開公司僅代表國家投資參股河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項目就達15個,資產總規模14億元。這也成為農開現在主要的資金來源和投資模式。
龐學孟透露,今年,農開公司還將利用國家農業開發資金投資6家企業,包括北徐集團、輔仁藥業的中草藥加工項目以及信陽一家茶葉企業等。
據了解,農開還準備在進一步發揮龍頭企業融資平臺作用上做文章。其計劃一是擬發起成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擔保公司,利用其擔保職能,解決龍頭企業流動資金融資難問題;二是與金融機構實行戰略合作,通過金融機構授信融資,或與金融機構聯合,共同投資優質龍頭企業,從而拉動金融機構貸款;三是運用信托、企業債券、產業基金等融資工具為龍頭企業融資。
推動聯合重組
除了成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孵化器”,農開公司還對自己的角色定位為“股權投資企業走向資本市場的助推器”與“龍頭企業強強聯合、集團化發展的粘合劑”。
“我們準備搞企業排隊,對能夠盡快上市的企業強力推;對能進入上市程序的重點支持;對進入我們投資范圍的,則為下一步符合上市條件,快速發展提供繼續支持。”龐學孟說。
據了解,除了已經上市的蓮花味精和即將上市的華英外,大用、永達等企業都有上市的計劃。
推動旗下企業的聯合重組也是農開近期的思考之一。龐學孟認為,目前河南省食品企業同質現象嚴重,隨著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一定會出現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的問題。因此,如何加快這個進程,“我們覺得很有必要優勢互補,形成一個集團,走到一塊”。
早在去年6月,由農開公司牽頭召開的一次龍頭企業座談會上,其就表達出推動資源整合的想法,這種趨勢也得到企業認同。不過,龐學孟也坦言,由于領域內都是民營企業,有考慮支配權和自身利益的顧慮,因此必須要自愿,農開公司希望起到牽線搭橋的作用。
在農開看來,最近河南省政府對企業兼并重組的推動,正是旗下龍頭企業的重大的歷史機遇。
據透露,目前在推動企業的戰略重組方面,農開公司主要考慮“縱、橫”兩種方式:一是建立在企業的共同理念和共同意愿的基礎上,農開成為橋梁和紐帶,對相關行業內志同道合的企業實施橫向整合,造就一批有較大規模實力、品牌影響力和較高市場占有率的企業集團。但這種方式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難度;二是選擇行業的“排頭兵”、“領頭羊”,實行戰略合作,集中資源,重點打造,助推其實施行業的縱向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