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美國基本上已經沒有投資銀行商業銀行的區別了,就是整體的銀行,大銀行,都基本上半國有化了,在美林、高盛工作的人都是美國國企的職工。
實際上投行最不愿意被商業銀行監管,整個投行的行業都希望自律,但是由于政府、國會,老百姓都覺得這次金融危機是缺少監管造成的,而且由于高盛和摩根已經得到所有商業銀行該得到的好處,所以他們兩家主動去順應了形勢,轉變成商業銀行。
投資銀行這個功能是經濟上必要的,現有的投行,高盛、摩根、美林,會不會還有昔日的輝煌,我覺得很難說。但是金融的行業輝煌還是有的。
通過這次金融危機之后,肯定要反思,就是說我自己要重新看一看自己的歷史數據和財務模型,在突發性系統實現的時候,是不是杠桿比例太高了,是不是整個風險管控系統出問題。雷曼兄弟的福爾德說,這是系統的風險,他一點責任沒有,我不同意他的這種觀點,投資銀行肯定有責任,這次一定要從中吸取教訓,把自己的風險管控好。我估計,資產負債表要萎縮,杠桿比例要降低,同時高管的工資回報可能要降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