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創業板上市規則將正式實施,風險識別、門檻規則提前做好準備
再過一周,7月1日,深交所發布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將開始正式實行。近日,管理層第一次對創業板設置了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對于投資者的資質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兩年以上股齡的投資者將可以申請參與創業板,股齡不足兩年的投資者在收到更多風險警示的情況下可以參與創業板。
大多數投資者對于創業板的模糊認識,不是來自于本土,而是來自于納斯達克,像微軟、思科一類的企業成功的例子。但被一再提及的永遠都是成功的案例,在這個以成長性為突出特點的市場中,會培育多少優秀的企業,又造就多少富翁呢?
多高的收益,往往伴隨著多大的風險。如果說主板市場是淺水區,那么創業板就是名副其實的深水區。中國創業板的門檻要高于海外市場,企業的存活率也許更高,但風險仍然比主板大得多。在這個市場上,績差公司也不會向主板市場那樣“溫情脈脈”地給你留有余地,一旦看錯,就是“尸骨無存”,捂股票的招數可能不再適用于這個市場。
不過越是說風險大,越有人愿意進。一旦創業板建立之后出現一兩個有示范效應的公司,那么所有的風險都會被賺錢效應掩蓋,這就像一個圍城。
雖然實際的創業板掛牌時間還要往后再看兩三個月,但是創業板這個股市里深水區,已經在向普通投資者靠近了,風險、門檻、參與規則……潛水前的準備工作,你做好了嗎?
- 門檻
兩年股齡為界區別對待
創業板是國內第一個實施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市場。但是從此前證監會公布的《創業板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暫行規定》來看,監管部門對于適當性的管理相對寬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