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創業板上市規則正式實施,意味著創業板上市的腳步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對于我省打算進入創業板上市的企業來說,上市規則的正式實施是否帶來新的變化?普通投資者又該如何應對?
創業板公司退市制度更嚴格
針對創業板公司的風險特征,創業板構建了多元化的退市標準體系,較主板新增了三類退市情形。這包括:一是上市公司財務會計報告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時,投資者由于無法獲得真實有效的財務信息,難以進行投資決策;二是上市公司會計報表顯示凈資產為負時,往往意味著公司資不抵債,財務狀況極差,隨時面臨停業、倒閉或被清算的風險;三是公司股票連續120個交易日累計成交量低于100萬股。
在上述三種情形下,交易所將對上市公司進行退市風險警示。如果在規定期限內仍不能改善的,將啟動退市程序。
嚴格的上市規則對企業來說是一件好事
“創業板公司平均規模較小、經營不夠穩定,在具有較大成長潛力的同時也蘊含著較高的風險,因此通過實行有效的退市制度,可以實現優勝劣汰,保持市場的總體質量。”山西資本市場發展辦公室主任王華告訴記者,目前我省符合創業辦上市條件的報備企業共有28家,其中,金虎便利、振動制藥、興高能源等4家企業已經上報證監會,隨時等待驗收。
在王華看來,嚴格的上市規則對企業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就好像給企業做一次全身‘體檢’,不得不把身上的毛病找出來并且改正,否則就無法進入創業板。”王華告訴記者,創業上市規則中不僅退市制度嚴格,進入同樣經過層層把關,所以我省的企業要想進入創業板,除了大的門檻要滿足,一些細節更加重要。
而一旦進入創業板,對于企業來說,不僅解決了資金問題,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社會、政府的認可,對我省經濟來說,上市效應可以帶動更多企業積極改進,為我省的經濟結構調整找到支撐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