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信息披露防范首日爆炒等風險
新股上市首日股價翻倍增長的現象在A股市場非常普遍,而創業板公司平均規模小,可能面臨更為突出的新股上市首日爆炒風險。創業板要求發行人刊登招股說明書后,應持續關注公共傳媒對公司的相關報道或傳聞,及時向有關方面了解真實情況,發現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應披露而未披露重大事項等可能會對公司股票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應在上市首日刊登風險提示公告,對相關問題進行澄清并提示公司存在的主要風險。
同時,創業板提出了特別的信息披露要求,強調創業板公司應充分披露核心技術變化可能造成的影響及風險。
創業板上市初期,出現非理性的暴漲概率非常大
海通證券分析師邱延懷告訴記者,在國內的投資市場,新品種的上市向來容易引起市場的好奇。因此,創業板上市初期,出現非理性的暴漲概率非常大,更何況上市首日。因此,規則中對強化信息披露的規定,可以最大限度地讓投資者了解公司情況,防范風險。
不過,在他看來,盡管個人投資者進入創業板需要50萬元的門檻,而且新品種容易出現爆炒等風險,但如果投資者有條件,仍然在創業板上市初期應該堅決參與。“創業板作為新品種,上市初始肯定會引起市場資金的追捧,很有可能出現無論良莠,一起上漲的情況,因此,個人投資者參與的獲利還是Cye.com.cn相對大很多。”不過,他也強調,創業板的投資風險會在上市一段時間后體現,隨著熱度降低,市場將自行縮小炒作面積,而根據企業的成長性、發展空間擇優進入,企業出現分化,投資者應該變得謹慎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