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大反彈,也引發了大小非減持潮,其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于紫金礦業第一大自然人股東、福建首富陳發樹的瘋狂減持了。
從4月27日至7月1日,陳發樹減持紫金礦業無限售條件流通股2.94億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02%。通過減持,陳發樹套現27.3億元,引發市場轟動。此次減持后,陳發樹仍持有紫金礦業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54億股,其一致行動人新華都實業集團(陳發樹旗下企業)持有紫金礦業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7.29億股。
當初陳發樹買入紫金礦業的股份,總投資不過4800萬元。也就是說,陳發樹以不到5000萬元的投入,獲得了紫金礦業21.77億股的股份。按上周五紫金礦業收盤價10.64元計,陳發樹在紫金礦業上的身價就超過200億元。如果沒有紫金礦業,陳發樹仍然是一個成功的億萬富豪,但絕不會成為福建首富,也不可能擁有數百億的身價從而能用10億元的股票期權將打工皇帝唐竣招攬至門下成為其助手。
財富三級跳
在今天看來,陳發樹當年4800萬元投入紫金礦業是撿了大便宜,可當初陳發樹買入紫金礦業,其實是出于無奈,4800萬元的產業資本投入換來200億元財富,完全是一種偶然。
1982年,陳發樹離開農村老家到廈門,開始倒賣木材,第一筆生意賺了1000多塊錢,經過4年打拼,1986年,陳發樹已經成了泉州最大的木材供應商人。此后,陳開始接手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潛心經營,到1997年,陳發樹的“新華都百貨”成為福建的零售商大佬。也是這一年,陳發樹斥資6000多萬元購買了一批水電站設備,成立了建設工程公司,四處找工程,并因此結識了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承擔紫金礦業的土方工程。
2000年,紫金礦業改制,希望引入民間資本進行擴張。然而,當時的礦業十分不景氣,陳景河帶隊到香港、深圳等地招商,最后無果而終。最終福建省政府出面,給新華都、恒興實業等省內知名民營企業“打招呼”,兩家企業的掌門人陳發樹、柯希平情非得已,雙雙入股。陳發樹通過新華都集團及其下屬公司出資4800萬元現金,拿到了紫金礦業33%的股份,成為紫金礦業的第二大股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