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一次推出殺毒產品,結果:失敗!2008年7月份,360推出一款殺毒軟件產品,結果初戰失敗。周鴻祎反思說,傳統的殺毒軟件太重、太大,不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后來,360殺毒做了幾個微創新。
微創新一:把殺毒軟件的保護級別重新做了改造,避免給用戶造成卡機的感覺。比如,木馬病毒只有在運行時才會發作,你只是拷貝它,它其實是“死馬”。周鴻祎的思路是:你從盤上拷到一個木馬,我們并不報,但是你只要運行它,我就報,速度提高了很多。
微創新二:把殺毒軟件的界面給改了。360殺毒只有三個按鈕:病毒查殺、實時防護、產品升級。剛開始,很多人嘲笑這個界面太白癡,太簡單,跟傳統復雜的殺毒軟件界面不一樣。但是,這卻得到了用戶的追捧,甚至對殺毒軟件的界面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
微創新三:查殺病毒不打擾用戶。過去,殺毒軟件查殺病毒時會彈出一個窗口。但是,周鴻祎發現,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用戶正在打游戲、做PPT演示,這一個小彈窗很具騷擾性。“我們就取消了彈窗,不打斷用戶吧”。
“微創新”之后的360殺毒大獲成功,周鴻祎事后總結,成功的關鍵是進行了“微聚焦”:把速度性能放在第一位,用戶用了這個殺毒不至于卡機。
8、顛覆性的殺毒“微創新”:白名單技術。2009年,360殺毒在技術上進行了一個突變:突出黑名單+白名單殺毒模式。周鴻祎認為這是一個顛覆性的技術。
傳統上,查病毒主要靠黑名單,黑名單越來越大,病毒庫越來越大,對電腦的消耗也越來越大,而且木馬也容易變異,黑名單有時也容易失效。周鴻祎開始從用戶分析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們把用戶常用的軟件都收集齊了,建立一個白名單。打個比方,來了一個不認識的病毒或木馬,它不在我的黑名單里,又不在我的白名單里,十有八九不是好人。”
9、微創新文化:像白癡一樣去思考,像專家一樣去行動。這是周鴻祎在公司內部最喜歡講的一句話,基本成了360的一種文化,這甚至是360諸多微創新的源頭之水。
周鴻祎認為,在眾多微創新里,并不是誰靈光一現,也不是創始人高瞻遠矚,“更多的是我在教育我的人要模擬用戶,從用戶的角度出發,要調整心態,放下身段。像白癡一樣去思考,像專家一樣去行動。我很喜歡這句話,它不是說用戶都是白癡,而是說大多普通用戶在電腦安全上,的確是小白用戶,你要用他們的思維方式去構造你的產品,但是開發的時候,你要像專家一樣,你可千萬別再像專家一樣去思考,你做的產品非專家看不懂。大道至簡,簡單就是美。”
360有個很受歡迎的功能“軟件管家”,就是這種思路下的產物。在中國,很多軟件都是免費下載,這些軟件經常被掛上流氓插件。周鴻祎就把那些常用的下載軟件,進行專業審核,提供帶寬,保證安全、快速的軟件下載。
為了理解這些小白用戶,周鴻祎甚至有個怪癖:幫人修電腦。樂此不疲,甚至有點上癮。不管是買東西,還是候機,周鴻祎抓住一切機會先幫用戶下載個360,然后修補下電腦漏洞。360有個“開機加速”的功能,就是周鴻祎在這種愛好下的產物。
10、“微創新”執行:如何跟用戶深度溝通。2008年下半年,360的用戶進入高速發展期,周鴻祎自己重新調整了方向:親自披掛上陣領導360。
用戶到底是怎么想的?這是周鴻祎給技術人員和產品經理的一個要求,就是你不僅要幫用戶解決問題,還要站在用戶角度看問題。
為了做到這一點,周鴻祎的做法甚至有點極端。
做法一:周鴻祎有一個不錯的社區搜索技術,被用在了用戶反饋上,它可以把所有論壇上關于360的帖子收集起來,用關鍵詞匹配,用戶的抱怨,產品的使用問題,基本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