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二:成立一個用戶中心,專門有一個隊伍在360的產品論壇上為用戶提供服務,跟進用戶的批評和建議。
我問:“用戶導向其實對傳統的管理提出很大的挑戰,你如何看這種沖突?”
周鴻祎:“公司內部肯定會存在著資源調配的沖突,優良級判斷的沖突,我覺得很簡單,不惟權,不惟上,也不惟資歷,就惟用戶至上。這個東西對用戶有什么價值,給用戶帶來什么感受和影響,比如我們的體檢,專業人士很看不起,但從用戶角度來看非常科學。”
11、周鴻祎的“微教訓”。周鴻祎第一次被用戶教訓是24歲左右,當時在西安交大管理學院讀研究生,開發了一款軟件產品,得了大獎,在學校也得了不少榮譽。周鴻祎想把這個軟件當產品賣出去,走街串巷搞推銷,但是這個軟件裝在用戶電腦上跟實驗室的運行完全不一樣,有的客戶甚至把周鴻祎臭罵了一頓。深受打擊的周鴻祎,才明白技術和用戶是兩個概念。
另一個深刻的用戶教訓是3721。在做3721時,周鴻祎有過兩個“微創新”,也是后來的兩個大污點:一個是騷擾性的彈窗。另一個是跟百度、CNNIC競爭,搶占地址欄,率先引入驅動技術,多個進程和文件互相守護,讓對手刪不掉,用戶也很難卸載。
周鴻祎反思說,“當時眼里沒有用戶,只有打敗競爭對手。這兩個小創新提高了公司產品的安裝率,但是忽略了用戶,甚至招致用戶的反感。等于兩個很小的點,變成兩個很大的污點。這個教訓非常之大,做微創新,不僅要從公司的角度考慮,更要從用戶角度考慮。”
12、用戶體驗原教旨主義。把用戶體驗從一種工具,變成一種信仰,這是周鴻祎正在干的事情。周鴻祎也把自己的CEO職位改成“首席體驗官”(此前這么干的是馬化騰),他認為,用戶中心的文化是沒法靠獎懲制度建立的,而是靠員工對產品的“熱愛”,對用戶的熱愛。而CEO這個首席體驗官不僅要以身作則,更要言傳身教。
周鴻祎甚至在公司內部強調,一切用戶利益高于公司利益,贏得用戶,這個公司才有價值。“當我們的用戶利益和商業利益沖突的時候,我們寧可放棄商業利益。”
說是這么說,當周鴻祎真這么干時,還是給內部很大沖擊。360原來的主營收入,是代銷國外殺毒軟件卡巴斯基和nod32,2009年大概有1.5億收入,推出免費殺毒后,這部分基本歸零了。
周鴻祎的另一個決策是把360殺毒軟件右側幾條文字廣告鏈給取消了,這個一年大概有5000萬的收入。
我問:“你們內部有個說法:拜用戶教,用戶體驗原教旨主義,你認同嗎?”
周鴻祎:“我認同,我本人不斷在灌輸這個東西。普通員工可以推翻周鴻祎的話,只要你說的對用戶有價值。我們內部推崇,靠積累小勝,達到大勝,而不再迷信十年磨一劍的大創意。公司的進步,就是靠‘微創新’不斷累積起來的。”
就這樣,一個安全領域的“微殺手”迅速崛起,最關鍵的是,它甚至建立了另一種門檻:不同于傳統的技術性門檻,這是一種應用創新門檻。這是一個“微創新”的系統工程,周鴻祎的創新冰山上面是“免費殺毒”,冰山下面卻隱藏著N多關鍵因素。看起來觸手可及,伸手卻發現咫尺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