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宣布已和安卡國際集團旗下的第三方支付服務公司安卡支付達成收購協議。此后,支付寶與安卡支付的業務會進行整合,更多的國內用戶可以通過支付寶購買包括國泰航空、港龍航空和長榮航空的客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支付寶的收購行為,是央行發放支付牌照后,第三方支付領域內首次公開披露的一次重大的收購案例。
8月31日,央行發放了第二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共有13家企業幸運地獲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加上首批發放的27個支付牌照,目前已有40家第三方支付企業成功上位,然而,據了解,目前全國申報《支付業務許可證》的企業已達174家,“中簽”企業仍占少數。
對此,易觀預計,一方面由于此次申請企業數量較大,央行審批時間較緊,另一方面通過公示的企業中大量的預付費卡企業如不能獲牌,后續的退出機制也有待明確。
而從獲牌的企業情況來看,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從此次申請通過的支付牌照名單可發現其牌照發放的順序與其向央行提交審批材料的時間順序一致,而非按照企業市場知名度、規模及成立時間來排序。
雖然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還沒有結束,沒有獲得牌照的企業仍然有希望繼續從事第三方支付行業,然而,令人擔心的是大量未獲得支付牌照的企業會否突然批量死亡?最終沒有獲得牌照的企業,是否有出路可尋?
薛勝文認為,未獲得支付牌照的企業短期內批量死亡的可能性不大,這是由于央行并未對支付牌照的發放設置數量限制,而未來或有部分申請企業陸續獲得支付牌照,當前未獲得支付牌照的企業也仍維持正常經營,可見其所受影響較小,最終無法獲得牌照的企業或將被其他企業收購兼并或直接退出市場。事實上,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資本并購是第三方支付行業在牌照發放后的發展趨勢,而剛剛完成并購的支付寶與安卡支付正是行業內將掀起收購和兼并浪潮進行了一個有利的例證。
企業間的收購對于自身的發展和行業的整合都會起到積極作用。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支付寶收購安卡支付并在進行業務整合后,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支付寶在航空細分市場的整體服務水平,另一方面也擴展了國際航空業務范圍,在給用戶提供便捷的國際航空支付方式的同時,也為支付寶進一步拓展國際支付業務,逐步發展成為國家化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奠定基礎。
對于支付牌照發放后,第三方支付行業將出現并購潮的說法,薛勝文分析認為,這種觀點有一定道理,由于央行明確規定,未獲得支付牌照的企業不得從事相關支付業務,因此未獲得牌照的企業將無法繼續從事第三方支付業務,而其面臨的無非是兩條路,一條是向已獲支付牌照的企業投誠,另一條就是直接退出市場。
張萌則認為,支付牌照發放后,隨著第三方支付企業業務范圍的擴展,以及獲牌支付企業規模化發展需要,投資公司將加大對支付行業的投入力度,希望打通支付環節的大企業會對規模較小的支付企業進行收購,達不到牌照申請條件的小支付企業也會向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尋求融資或收購,而且在融合支付趨勢下,支付企業必須通過兼并和重組的方式快速獲得線下支付、預付費卡、國際支付等核心產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