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電商遭遇成本寒冬 京東商城放棄全場免運費。 CFP供圖
“耳環三對、暖寶一個、口罩兩打……”李小姐是淘寶商城的常客,在淘寶商城“雙十一”購物節上,她買了近千元的物品。平時,她也是京東商城和凡客誠品的常客。
李小姐只是中國近兩億網購人群中的一個,正在為近5000億元的網購總規模添磚加瓦。
北京正望咨詢有限公司最新發布的《中國網上購物消費者調查報告2011》顯示,2010年度,全年網購規模達到4980億元,網購人數達到1.85億。
不過,李小姐發現,網上漲價的力度也不小。“比如,凡客上同一款衣服,從去年的幾十元漲到了今年的100多元。”
如果再繼續漲價,對消費者來說,網購還有什么優勢?漲價的問題,或許只有凡客誠品的CEO陳年能夠解答,但最近陳年也是焦頭爛額:原定下半年的IPO推遲,副總裁吳聲臨上市前跳槽到老對手京東。一位署名“凡客老員工”的人在網上爆料稱,凡客產品庫存達10多億元,4年來累計虧損約20億元。
“這些天,總聽到很多關于自己的傳言,同事告訴我,有會就去參加,為了證明自己存在。”凡客誠品CEO陳年說。從來不趕早參加會議的陳年,最近頻頻亮相于年底的各大論壇。
陳年的老朋友、樂淘網的CEO畢勝覺得干電子商務,是入錯了行。意識到形勢不對,樂淘網在今年6月已經停止了廣告投放,業務開始收縮。樂淘網副總裁陳虎說,“本來很多電子商務企業(以下簡稱電商)在2011年準備大干一番,結果沖鋒號吹成了集結號。”
經營形勢不好的電商在資本市場上也遇冷。一家今年新成立的電商企業,本來概念很好,創始人在幾個風險投資之間猶豫不定,可過了6月,原先有意向的風投都撤了出來,創始人大呼后悔。投資人追著電商投錢的局面已經不再。
在業界人士看來,當下電商遇冷的局面某種程度上與之前電商的膨脹發展有關。“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每個行業都涌現出大量的電子商務企業,把能做的生意都搬到網上。大家的愿景相同,即便一個再小的行業,投射到擁有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都是一筆不可小覷的數字。”美意互通CEO王利峰說。做電商服務的北京興長信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磊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目前的形勢是千軍萬馬都來闖電商的獨木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