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關注創業出發點
身為資深投資人的計越在看早期階段的公司時,一定要問的是創業的出發點,“跟創業者第一次溝通,我們想了解他剛開始的故事是什么,他為什么創業,可能比他做這件事本身更重要”。
“創業確實是來自內在的沖動和動力。”計越說,在創業早期階段,創業者設計自己想用的產品,而且積極地推薦給朋友和家人使用。但計越和一些創業者溝通發現,很多創業的公司里沒有這個現象,“有的時候他看到市場非常熱的東西,他做了這個東西,卻沒有自我的強烈動力第一時間成為用戶,或者第一時間推薦給朋友、家人或者是周邊熟悉的人。”計越認為,這可以反映出一個創業者對于自己的產品、對于自己想做的熱情程度,“很難想象創業者對于自己的產品都沒有特別強的興趣,還會把這個當做長期為此奮斗,或者是長期全身心投入的事情做。”
大眾點評網初創時期,張濤也聽到不少建議,有人建議從點評發展,除了美食,還可以點評其他商品,甚至點評學校和學校的教授,還有人建議可以做收銀、采購,圍繞美食把整個產業鏈做成B2B。但是張濤沒有選擇這樣做,“因為我們把大眾點評網定位成連接者和本地商戶的平臺,點評本身就是一個工具”。
需要鐵的心腸和鐵的紀律
“創業早期相當于海軍陸戰隊的排長,剛開始的任務是如何用最快的時間沖上沙灘,而沒有被敵人打死,宏觀戰略都沒有意義,活下來占領一個小陣地最重要。”計越說,其實很多草根公司都具備這一特點,就是找到靈感機會快速切入,然后快速獲取用戶成長起來,但是在后期卻碰到了瓶頸,“因為公司往后發展一定要靠團隊,一定要正規化,早期階段可以打游擊戰,但是到了一定階段,足夠大的時候,一定會面臨正面的沖突,我們發現還是有一些草根公司認為扔兩顆手榴彈就行,但是有些扔出來是沒有反應的。”
計越強調,創業是一件很艱辛很殘酷的事情,“你需要每個人都對你有好的評價,假如喬布斯不是蘋果公司的CEO,而是一個普通人,很多人都會說他有太多的弱點和缺陷。但是創業就像你是古時候一個部落的首領,每天想的事情就是能不能獲得糧食、獵物,這肯定是很殘酷的事情,在這樣的環境下,你需要鐵的心腸和鐵的紀律。”
“一個好的創業公司永遠不滿足現狀,所謂的完美是不存在的,完美都是在趨向于完美的過程當中。”計越說,在這個過程當中,任何一家公司,失去了前進動力的時候,其實就開始后退了。“所以喬布斯看到安卓會有那么大的憤怒,要把它滅掉,而騰訊也是始終充滿危機感的公司,他會想下一步有哪些公司會對他有危險。”
張濤則很喜歡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一句話:“我們做公司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通過賺錢把產品和公司做得更好。”他認為,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給消費者、用戶、社會提供價值,“賺錢的目的是為了讓(大眾)點評活得更好”,如果創業者確實對做一個公司和產品有興趣,而且這個產品一定要提供價值,提供價值以后,能夠想到一些賺錢的方式,錢自然而然會賺到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