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來自 PandoDaily,由虎嗅翻譯。
最近我聽許多風險投資家提起,風投行業正面臨衰退的困境。作為一個媒體人和企業家,我并不對此表示同情,也無法視其為商界優勝劣汰的一個好現象。主要是因為,自從來到硅谷,我就已經開始報告各種關于風投衰退的新聞了。
這可能是資本世界有史以來目睹的最慢的一次產業清算。不開玩笑地說,就連“戈多”都比這個快。
在我看來,如果要抱怨硅谷的創業轉型和人才收購,還有實際失敗案例數目的下降,都要從硅谷的投資說起。
據我統計,從網絡經濟泡沫破滅算起,我們置身于風險資本的“動蕩”局面已經十年有余。尤其是最近幾年表現得更加明顯,不只是停留在一些理論的分析上。一些公司開始沒有生意可做,有限合伙人的錢集中在越來越少的幾家風頭里。去年有一個季度,僅七家風投基金就募集到了80%的風投資本。
但該季度的現象有些反常,95%的回報來自交易總數的5%,和他們的投資者相比,看起來風投在做一筆更好的交易。
正如我之前寫過的,只有很有稀少的幾家風投能夠如愿籌集大量資金。其他家都在茍延殘喘。但令我震驚的是,許多人們私下認為已瀕臨倒閉的公司,仍有辦法找到愿意再給他們一次機會的有限合伙人(LP)。
有兩個原因。第一,這個世界在不斷地創造出大量的機構財富。首先是二十世紀末的美國市場,接著在新興國家不斷增加。當幾乎每一家機構投資者都想在分配一些資金在風險投資這樣的“備選資產(alternative assets)”里,導致資金流入過多,風投產業沒有以恰當的方式使用這筆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