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翻閱1000余家中國上市公司招股說明書“歷史沿革”內容,據不完全統計,從2000年至2012年年底,以解禁期結束,按解禁日收盤價計算,創投機構賬面退出回報率在50倍以上的超高回報率項目大約30筆;50倍以下30倍以上的項目為28筆。上述58起在中國資本市場創造出的超高回報案例由46家境內外創投機構參與完成。
5011這是清科集團統計的2012年上半年國內有活躍投資記錄機構的數量。這意味著,46家獲得超高回報的投資機構只是鳳毛鳳毛麟角,他們在中國內地市場紛繁出沒的全球各路投資主體中的占比還不到1%!在創業板推出、全民皆PE的背景下,在市場日漸回歸理性的今天,超高回報已成了小概率事件,甚至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會變成“傳說”。
創投頻創高回報
12年以來的創投高回報前五名分別為IDG資本投資的日海通訊,賬面回報率高達278.21倍;沃美投資投資的順網科技,賬面回報率為217.28倍;啟迪創投投資的數碼視訊,賬面回報率為190.56倍;新天域資本投資的華銳風電,賬面回報率179倍;江蘇高投投資的洋河股份,賬面回報率176.02倍。與此同時,其他幾家賬面回報率沖上100倍的創投機構還有:江蘇高投投資的亞瑪頓、中國高新投資投資的福瑞股份、松禾資本投資的榮信股份、深創投投資的濰柴動力以及高盛投資的海普瑞。
另外,在四圖維新、軟控股份、東江環保、和而泰、金風科技、鼎龍股份、網宿科技、世紀瑞爾、科大訊飛、山河智能、貝因美等一批創業板、中小板高成長項目中創造出50倍以上的創投機構還包括商絡投資、涌金投資、中國風投、力合創投、中比基金、光大控股、湖北高新投、深創投、國投高科、復星投資、基石資本、華睿投資等。
尤為關注的是,同時獲得50倍以上與50倍以下30倍以上多個項目賬面高回報率的創投機構則為數更少,他們是:深創投、永宣創投、達晨創投、江蘇高投、基石資本、松禾資本、君聯資本、涌金投資等。
高回報秘訣:投資早、周期長
觀察上述機構高回報背后的投資規律與邏輯,主要集中在投資早、周期長、對價值投資有深刻把握等幾方面。
其一,投資早、投資周期長。從投資時間來看,2000年松禾資本投資榮信股份,深創投投資科陸電子;2001年君聯資本投資科大訊飛,亞商投資衛士通;2002年深創投投資濰柴動力;2004年基石資本投資山河智能與回天膠業,達晨投資和而泰。高回報基本上都需要10年左右的潛伏期,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投資者具有極大的耐心。除了時間的積累,更需要時機的配合,2009年創業板的推出,以及之后二級市場對小股票的熱炒,都為前期投入PE獲取高回報提供了條件,但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不具可復制性。
其二,堅持價值投資。從高回報項目本身來看,不難發現,創造高回報的項目恰恰在過去10年契合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新能源、與煤炭相關的傳統制造業、先進制造業;以及滿足了中國消費者的升級需求:農業、白酒、醫藥醫療以及高科技企業,這對創投機構的專業水準要求相當高。要攬瓷器活,還得有金剛鉆,在中國市場活躍的PE機構已過5000家的今天,要想在這個行業生存,還得在自身的專業水平上下工夫。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