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經過去的一年中,盡管IPO持續關閘,但中國的資本市場也依舊熱鬧非凡,并購、收購案例層出不窮,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概念紅極一時……風投機構在“亂花迷眼”的諸多項目中尋找著每一個投資可能。
2014年,風投的投資動向又將會有怎樣的變化?商報記者昨日采訪各大風投機構,整理出今年或將出現的五大投資趨勢。
預測一
IPO重啟 估值回歸理性
自2012年11月至今,IPO停擺超過一年,眾多風投機構在退出之路上頗感頭疼,而即將到來的IPO開閘無疑成為了資本市場上一大喜訊。截至本月2日,已有11家擬上市公司拿到了證監會首次公開發行的批文。
IPO即將實質性開閘自然是所有投資機構最為喜聞樂見的事情,來自投中研究院的分析報告中顯示,2014年,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將持續推進,核準制向注冊制過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注冊制是市場化程度提高的結果,仍需等待相關法律確認。此外,退市機制也是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沒有退市機制的約束,完全披露信息的企業進入股市,也缺乏一種自我監督的長效機制。因此,加快完善退出機制,淘汰達不到要求的上市公司,將有利于新股發行改革。
點評:投中集團分析師李玲認為,2014年,隨著A股IPO的重啟和注冊制的推進,新股發行節奏將逐步加快,上市公司股票不再是稀缺資源。在新的發行機制下,只要發行人將所有信息進行真實、全面披露后,由投資者自主決定是否投資發行人,并給出合理的上市定價,徹底打破核準制下無論企業好壞、發行定價高低,新股都會遭遇瘋搶和惡炒的局面,新股發行“三高”現象有望得到有效抑制,在此背景下,也使得風投探尋項目時將把目光轉向中早期項目,投資者在投資時也顯得更加謹慎理智。
預測二
并購將成風投退出主流
在去年11月時,投中集團董事長陳頡披露了一組數據:2013年三季度VC/PE通過IPO退出的平均賬面回報率只有1.9倍,通過并購方式退出的平均回報率卻達到了2.5倍。2013年全年,無論從額度還是數量,“并購”都已成為了中國資本市場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塊,而2013年也被投資界業內稱為“并購元年”。
“幫助企業IPO后再順利退出,這是長期以來絕大部分VC/PE機構的首選退出方式。但隨著IPO閘口的持續關閉,越來越多的風投轉向并購。尤其是VC、天使,因為更多發力于早期投資,所以未來通過并購退出的趨勢將尤為明顯。”昨日,重慶三屋投資有限公司投資顧問任貞樽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以PE為例,PE選擇進入的企業本身已經達到一定規模。這種成熟優質的企業一旦出現,必有無數機構追捧導致其估值居高不下。而這些PE的目的也十分簡單,就是希望通過上市后企業股票的增值,能夠得以高價退出。但因為企業身價過高,所以它的退出回報率也相當有限。”任貞樽告訴商報記者。
在他看來,在已成功IPO的企業無法帶給投資機構較為可觀的回報率情況下,PE/VC轉向并購退出,更多的是回歸到企業本身價值的發掘上來。
點評:盡管去年導致并購如此火爆的重要因素是緣于IPO的關閘,但昨日業內多位投資者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都認為,2014年,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正逐步尋求多樣化的退出方式,以并購、股權轉讓為代表的退出方式將成為繼IPO之后風投的重要選擇,這也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
預測三
移動互聯網將持續走熱
在過去的一年里,數以萬計的創業者投身移動互聯網的創業浪潮中,互聯網巨頭們也紛紛發力推出相關應用,搶占用戶的手機桌面。來自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3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的產值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并達到1650.4億元,同比增長94.1%。與此同時,并購、收購、融資等案例也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中頻頻出現。據商報記者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10月,關于移動互聯網的資本交易數量已突破了百起。
“毫無疑問,移動互聯網的相關項目在明年也將繼續成為投資機構的熱門首選。該行業不僅本身能帶來諸多出彩有前景的項目,而它更是許多行業向信息化轉型的重要通道,企業將通過移動互聯網呈現出更加高效和多樣化的展示。”重慶泰豪渝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人張曉東向商報記者坦言。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