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就要結束我的生命了。”1月2日晚,正當許多人還沉浸在新年的喜悅中,菏澤成武縣一家企業的老板高博突然來電,語調低沉地說。一周前他剛剛接受過經濟觀察報記者的采訪。
高博是山東菏澤成武縣一家中型規模民企的老板。盡管企業生意紅火,但借下的870萬元高利貸已讓他無法喘息。按照月息5分、年利79.58%計算,高博每月須支付50萬元的利息,一年高達600萬元。
年關將至,親戚朋友及七八個高利貸公司天天上門追債,逼得高博萬念俱滅。他說,“高利貸太多,實在周轉不開。這兩天銀行貸款剛剛到賬,全都還了高利貸。其余的債主聞訊今天也全逼上門來。親戚要我還錢,股東要求撤股,放高利貸的要封公司的賬。我實在沒辦法了!”
說完,高博掛上了電話。任憑經濟觀察報記者多次撥打,音信全無。
高博的兩個生意伙伴聞訊尋人。兩個小時后,高博被發現獨自坐在老廠房一個黑暗的角落里,面色如灰。
截至2013年12月底,成武縣已有恒森家具、開開瓶蓋、鳳陽家具、鄉村動物飼料等7家企業被高息壓垮,有的老板跑路,有的老板被抓。這7家之外,還有多個老板像高博一樣自覺難度年關。
這些企業陷入絕境的原因如出一轍——為了歸還到期銀行貸款,被迫借高利貸,等銀行新貸下來再歸還。資金在銀行與民間借貸之間相互流動時,也被高利貸形成的黑洞瘋狂吞噬。
由于當地企業都是采用聯保聯貸的方式融資,企業倒閉極易引發群體性危機。成武縣民營企業局已緊急向縣委縣政府提交報告,為民企告急求助。
借貸怪圈
一周前,2013年12月26日,高博與成武縣另兩位企業老板一同坐在經濟觀察報記者面前,講述正面臨的困境。
他們三個分屬不同行業,卻都一臉凝重。背負著一身巨額高利貸,最少者600多萬元,最高者達1100多萬元;他們企業年產值均在千萬以上,生意紅火、利潤高漲,但卻遠遠追不上滾動著的高息;他們被放貸者以各種形式天天追討,不勝其擾,均自感難以挺過這個年關。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盼望著不要天亮。因為第二天早上一睜眼,就意味著多欠高利貸公司兩萬塊錢。別看我現在開著轎車、開著工廠,可能明天就都讓高利貸公司收了去。”高博坦言,七八個高利貸公司天天討債,他每天出門上班都需要硬著頭皮、鼓足勇氣。
高博的企業于1999年創立,發展勢頭一直很好,截至去年,企業年產值4800萬元。他怎么也不會想到,有朝一日自己會被逼得意欲輕生。
采訪期間,三個老板電話鈴聲不斷,大多是高利貸公司的催款。面對討債電話,他們笑臉相迎、稱兄道弟,不厭其煩地解釋,拍著胸脯承諾還款的期限。
高博苦笑道,七八個高利貸公司每天來電催討,實際上是監控他是否跑路。盡管不勝其擾,他卻不敢關機,只能費盡口舌一一回話。另一位老板則透露,一家放貸公司派了三個人吃住在企業,他已有一個多星期不敢在企業露面。
此前,高博的企業一直靠自有資金滾動發展,少有貸款。2009年,企業為了進口日本設備、擴大產能規模,開始四處從銀行貸款。最多時,高博總共從工行、建行、濟寧銀行、萊商銀行四家銀行貸了1400多萬元。
自從銀行貸款增多后,高博開始借上高利貸。這一度讓成武縣民營企業局局長祝真柱感到困惑,近年來,縣政府協調了多個銀行給60家企業年均放貸近10億元。為何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像高博一樣,銀行貸款越多,高利貸借得越多呢?
原來,當他們從銀行貸款融資后卻發現,銀行貸款周期多為半年或一年,而企業投資周期至少要兩到三年。每逢銀行貸款到期,為了還款、續貸,企業就要被迫去借高利貸。
最初,高博去借高利貸并未覺得有多兇險。他本以為,“銀行貸款很快下來,就把高利貸還上了”。殊不知,在菏澤成武縣,從歸還銀行貸款到續貸銀行資金到賬通常要兩到三個月時間,高博急得團團轉,月息五六分的高利壓得他叫苦不迭。
高博算了筆賬:一家企業從4個銀行貸款,一筆續貸資金延遲兩三個月到賬,4家銀行就有八個月到一年要借高利貸。300萬元的銀行貸款一年就迫使企業償還近200萬元的高利貸利息,第二年還貸時500萬元的資金缺口又要產生300多萬元的高息。許多老板第一年尚能償還,第二年、第三年時企業就會被高利貸完全吸空。
2011年高博最初借高利貸只有100多萬元。可短短兩三年的時間,高博在銀行貸款與高利貸拆補中就形成了870萬元的黑洞。這意味著,高博每月須支付高額利息就達50萬元,一年600萬元。
被掏空的工廠
這三位老板的經歷不是孤例。 截至2013年12月底,成武縣已有恒森家具、鳳陽家具、開開瓶蓋、鄉村動物飼料等7家企業被高息壓垮。這7家之外,還有很多企業的老板自認難以度過眼前的年關。這些企業陷入困境的原因如出一轍——被迫借高利貸是為了歸還到期銀行貸款,往往銀行貸款越多的企業借的高利貸越多、陷得越深。
祝傳梅原是菏澤成武縣恒森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森家具”)的會計。當父子兩個老板無法還清高利貸,一個跑路,一個被抓,近百個工人一哄而散后,她成為了這個占地5.6萬平方米的木材廠中唯一的留守者。
恒森家具始建于1997年,年產值5000萬元。從2011年起,該廠共借1000多萬元的高利貸,月息5分、年利高達79.58%,短短三年時間原本紅火的家具廠被高利貸吸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