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PE“多條腿走路”
在國外風險資本的提供者包括投資公司、退休基金、保險公司和個人投資者等等。以美國為例,其創業基金的來源也經歷了明顯的變化,在創業基金發展[創業網www.fswenwen.com]的早期階段,富裕的家庭和個人是私募基金的主要來源。如,在1978年海外資本的資金構成中,年金基金大約占15%,保險公司占16%,大產業公司占10%,國外資金18%,個人和家庭占32%。而現在美國私募基金來源出現較為明顯的變化,個人和家庭作為私募基金來源的重要性減小,而年金基金等等機構投資者已經成為私募基金的主要來源。年金基金占46%,保險公司9%,大公司11%,國外資金占14%,而個人和家庭則僅僅占8%。
在美國,私募基金的管理者一般抽取2.5%的管理費,一旦基金升值,其中的20%作為回報獎勵基金管理者。假如基金管理者是行政官員,那他考慮風險更多的是政治風險,而不是金融風險,本土PE目前面臨的正是后者的局面。
雖然,本土PE業在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持續發展了十年,但是在“只投不出”的限制下,目前很多相關公司已經沒有過多的儲備資金可用,他們要想募集到新的投資資金,只有走[創業網www.fswenwen.com]公司增資擴股的道路,但是在過往賬單并不理想的狀態下,如何說服投資者繼續增資?作為投資的一種主流模式,創業投資基金模式在發達國家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可。其市場化的運作模式、獨特的法律架構,為創業投資基金的高效運作提供了保障。但是在本土PE/VC中,資金還擔負著扶持中小企業的使命,而不是單純的追求資本價值最大化。
現在,許多實收資本金較大的本土PE/VC逐漸開展“多條腿走路”的原則:一方面充分利用自己在本地的政府資源優勢;另一方面,加快同國外的海外資本合作,運用中外合作基金的方式,來完成新一輪的資金募集,并且可以結合中外創業投資公司的資源整合實現利益的雙贏。但是這僅僅是一種合作的嘗試,其中還存[創業網www.fswenwen.com]在許多需要調和的矛盾,比如,在成立新公司時,雙方的出資并不一致,中方是以人民幣出資,外方以美元出資,由于外匯管制、公司法及國內資本市場等制度性的制約,較為規范、專業及有全球化運作經驗的外資PE很難和本土PE相融合。況且一旦匯率發生變化,將會形成雙方利益的損益。但是本土PE能走出這一步,對于今后進一步的改革創新發展也是一種可以借鑒的嘗試。
綜上所述: PE帶給中國民間資本真實機會。PE希望投資民營企業,最好是那種中小型的、成長型的、很難拿到銀行貸款的民營企業,然后培育它們,最終把它們帶到國內或者海外的資本市場,然后功成身退并獲得豐厚回報。對民營企業家而言,一方面,通過引入PE,擺脫了短期的融資困境;另一方面,經過包裝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后實現上市的[創業網www.fswenwen.com]可持續融資模式則是一條充滿誘惑的光明大道。在PE們看來,民營企業是中國經濟騰飛的發動機。而作為發動機的民營企業,也需要更多的燃料來釋放動力。機會就在眼前,如何把握,就要看各方的努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