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秒殺”網站中,有經驗的網友不但貼出了攻略秘籍,還提供代人“秒殺”服務,并根據“秒”的商品價值收取提成。此外,“秒殺”相關的專業工具也開始在網上走紅。
“‘秒殺’這種東西,一般人根本就拍不到。不是被有秒殺器的人拍了,就是被賣家自己拍了。”網友“琴琴”說:“不要相信一元‘秒殺’了,越來越假了,等淘寶把那些‘秒殺器’都封了,大概會公平一些。”
“就像開發商廣告宣傳3000元/平方米起價賣房,但購房者永遠難以購到低價房子一樣。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商家玩的噱頭越來越大,而專業工具和專業人員的出現使得‘秒殺’實惠離普通消費者越來越遠。”上述圈內人士分析。
反思“秒殺”“挑戰性游戲”能長久嗎?
作為一種新的營銷方式,“秒殺”確實提升了很多網絡店鋪的訪問量,但這種以宣傳、促銷為主的營銷方式,因種種漏洞引起了很多網民的不滿。
上述圈內人士表示:“秒殺”本來是一種消費者得實惠、商家聚人氣的雙贏戰略。但如今一些商家僅僅靠巨大的噱頭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而真正的“實惠”卻鮮見。這使得“秒殺”淪為商家單純的營銷手段,失去其互動、雙贏的屬性。
“‘秒殺’實質是一種促銷,賣家為了提高商品曝光率、網站流量進行的一種促銷方式。”網絡營銷人趙德桅向記者進一步分析:“但淘寶網創始‘秒殺’之初,不僅僅限于促銷,更是一種廣告方式,是一種吸引眼球的炒作手段。”
“秒殺”模式能否長久生存?趙德桅的觀點是:“既然是炒作、噱頭,就必然注定‘風靡一時’。比如‘一元錢秒殺’題材已經不再新鮮,激不起顧客多少新鮮感了,所以才有商家開始‘秒’房、‘秒’寶馬,但只要是噱頭,就注定不長久。這與芙蓉姐姐之后再炒作出來個鳳姐沒什么本質區別。”
“如果將‘秒殺’僅僅當促銷活動來做,商家得到的東西很有限。促銷應在品牌的統一策略下進行,并利用品牌積累的資產為活動助勢。這個意義上說,‘秒殺’活動成為品牌提升或與消費者溝通的一次有價值、有意義的公關活動。這樣,‘秒殺’才能長久,才具可持續性。”品牌中國發展研究中心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