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模式被正式引入中國,然后爆發式擴張至千家網站,僅僅不到1年時間。快速膨脹的背后動因除了本土山寨文化的強大外,還受益于中國服務業的互聯網化需求的驅動。雖然之前分類信息站點已經將觸角伸及服務業,但是單純的信息服務還難以調動整個服務業將營銷的矛頭指向互聯網。因此,未來整個團購服務模式有可能發生變化,但是傳統服務業的互聯網之門由此已經正式開啟,并保持快速的成長。
然而,研究發現,部分區域市場如北京地區的團購網站當前已經結束了快速爆發的階段,市場格局進入盤整階段。市場盤整的動因主要有2個方面:
首先,隨著用戶對團購模式的認知逐步的成熟,團購網站的銷售量需要更多的需要成熟的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去拉動。研究認為,團購的成功從表面看是通過不斷的復制獲取規模和利潤的攀升,然而創業者們除了要看到Groupon表面的光鮮外,也要看到Groupon的成功的真正內涵,如用戶運營。由于中國傳統服務業市場的規范化程度低,區域文化差異大,Groupon進來以后未必是美團、F團、拉手們的對手。前提是大家要真的把模式做透做成功。Groupon進入中國只是時間問題。依據其擴張的主要軌跡,未來通過并購的模式切入中國市場將成為現實。對于收購的對象,將是運營能力較為成熟的企業,如拉手、F團、美團、24券等。
其次,促進市場盤整的另外一個信號是監管的出現:商務部制定首個團購網站信用認證新規。這次從模式出現到監管政策到位的區間較短,相對于其他模式如網上零售、視頻、游戲等,監管執行速度已經大幅提升。當然,團購已呈亂狀,后期商務部在監管方面會顯得獨木難支,執行到位還需要其他部門協同。另外,信用認證的具體執行如何做到透明有效,真正對行業的發展起到規范作用,還需要更多的參與者加入監管體制的建設當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