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作為電子商務的主體,其信息化程度是電子商務運行的基礎。但現階段我國企業大多處于轉型期,現代企業制度尚未普遍建立,企業信息化的進展并不令人滿意。這時做為“一把手”的企業領導,更需要在內心深處真正意識到企業信息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良好的效益,要認真研究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在信息化的方面最需要做什么,立即投入實際行動,充分運用信息手段,在運用中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它,不斷收到實際效益,進而增強推進信息化的信心,為電子商務的實施打好基礎,才能夠確保推動策略的執行。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新經濟目前處于最低潮了,特別是資本市場可謂慘不忍睹,但是我們知道,事物總會有否極泰來的時候,一項先進的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并有效地轉化為生產力,還需要一段時間,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在新經濟條件下,商業規則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并且還在將繼續。然而這種改造也帶來了商業機會的不確定性,對許多正在成長中的新企業來說,如何保證自己實施的電子商務項目的成功呢?國外有專家總結如下:
第一、不要做出超過24個月的規劃
因為在不確定的商業環境中,機會來得快,去得也快,宏偉計劃通常不能實施,生存比發展更重要。盡管制定指導整個商業活動的商業策略仍然必不可少,但是象傳統的策略規劃(如規劃五年之遙的中長期策略)已不再適用,這主要是由于互聯網帶來的商業環境轉變所導致。商業環境的改變已經達到這種程度——沒有一個規劃能適用24個月。超過24個月,就應該設想商業環境將發生巨大的改變,因而需要重新制定相應策略。另外,實行策略的速度必須加快,一個需要12個月以上的時間來實行的策略同樣是不可能成功的。
第二、不要制定與整個商業策略無關的電子商務策略
電子商務也緊緊圍繞商業服務,也為原有得商業發展作共享。管理人員急于快速開展獨立于經營部門的商業策略之外的“電子商務”策略,在許多情況下,這是由于對“新經濟”快速反應的渴望和快速引進電子商業的愿望驅使的,這其中暗含了一層假想——開展整個商業策略是一個麻煩而又費時的過程,因此,等到商業策略的開展才開展電子商業策略會導致其失敗。而事實正好相反。首先,商務策略可以在短時間內開展;其次,不了解電子商業方案的開展對現有分銷渠道和整個商業的影響,可能會導致該商業策略的失敗。對傳統的磚瓦公司而言,被當作獨立于商業策略之外的、通向“新經濟”的一種不同的方式而建立的電子商務策略,則常常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并且最終肯定會失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