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道理,像九城欲超越盛大打造中國游戲門戶一樣,也僅是針對游戲領域內的門戶。在現今中國互聯網這一趨同的趨勢里,互聯網企業普遍是針對于某一可控領域內的延伸來做文章,畢竟企業的資金和精力都有限,只能蠶食關聯性強并且相對熟悉的領域。這個過程就像中國家電發展史一樣,有人進入過汽車制造業,有人進入過手機領域,但最終都以失敗者的角色草草收場,轉而繼續在家電老本行中尋找新品類機會,進行業務延伸。
那么退一步說,如果本著大膽想象,小心求證的原則來看待“大端口”的話,如果一家企業符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既聚集了海量用戶,又在資金、行業、人才、創意、執行等層面做得面面俱到時,誰又能保證不會出現一個“大端口”時代的霸王龍呢?也許還會是微軟。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可以斷言,中國互聯網企業中“領域門戶”的出現之日,就是整個行業正式進入“大端口”時代之時。如今中國互聯網趨同化的出現,或許僅僅是eBay首席執行官梅格·惠特曼所預言的“新一級互聯網創新時代”的一個序幕。
無論如何,以“領域門戶”為現象的互聯網趨同化時代不可逆轉地到來了。
趨同化時代,海量用戶是基礎
Google為什么收購YouTube?微軟和雅虎為何要爭著收購Facebook?九城為什么要收購MSN?如果明晰了這些問題,也許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趨同化時代將會不可逆轉地到來了。
經濟記者彭梧用一個獨特的角度回答了這些問題,“無論領域門戶形式,還是大端口形式,在一切開始之前,必須有一種方式或者渠道,去把海量用戶集中在一個點上。
騰訊QQ之所以成為一座中國其它互聯網企業無法逾越的大山,就是因為擁有著巨大規模用戶群的騰訊,似乎隨時都能通過類似于‘復制’的方式,去改變一個領域內的游戲規則。”
上述被收購的網站都有一個明顯的共同特點:擁有或有能力擁有海量用戶;而收購企業,將會通過收購這些承載海量用戶的網站使自己的用戶儲備變得更加海量,巨鱷通過這種滾雪球的方式,為今后“領域門戶”的建立積攢起了一個龐大的用戶帝國,這是第一陣營巨頭們的生意經。
那么對于大多數互聯網第二陣營的企業來說,難道出生的命運僅僅是等待被領養嗎?有沒有走出一條區隔性道路并且最終發展壯大為巨頭的可能?
也許,在互聯網這個創造奇跡的行業,沒有任何事是絕對的。在互聯網行業里,有一個信條:海量用戶最終一定會通過某種方式轉化為海量利潤。那么在這樣一個以海量用戶儲備為基礎的“領域門戶”概念里,如果在用戶積累方面創意出一個好方法,能夠吸引到海量用戶,那么無論巨頭還是非巨頭,都會在“領域門戶”的細分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朱駿的做法就是要把游戲延伸到社區和即時通訊,通過用戶對社區和即時通訊工具使用習慣積累的效果,打造一個在用戶積累方面呈“長壽曲線”的游戲門戶。
那么,如何吸引眼球,積累客戶呢?互聯網企業中,有以創意為賣點來吸引和積累客戶的,如Myspace、Facabook等,也有社區、即時通訊工具這樣依靠用戶使用習慣來積累客戶的模式,而Web2.0專家“飛揚新銳”則對以攜程為代表的積累用戶模式尤其表示了贊同,“對于商業領域來說,面對這樣一個對利益非常敏感的群體,應該多向一些和實利關聯性強的領域作延伸,比如像一些信用卡積分兌換、旅行配套積分等領域作延伸就會在商務用戶積累方面起到良好效果。實際上,在針對商務人士出差積分方面,攜程就做得非常好,他們在出差時很多人都會去攜程定制旅行相關項目,順便咨詢積分情況,商務用戶的積累非常高,這樣的網站對于領域門戶的形式延伸將是一個契機。”
互聯網形式的革新往往能引領新營銷趨勢的到來。無論是自我推廣還是客戶投放平臺的建設,中國互聯網企業都應該足夠重視網絡趨同化時代的到來,并對此趨勢制定出相應的反應機制。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