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底,央行公示了17家申報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1月30日又突然增加4家待選企業。而今,春節長假已過,一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拿到“身份證”只是時間問題,而這必將促使整個互聯網支付站在一個全新的起點上,引發一場支付企業的生存混戰。面對支付寶的一騎絕塵,部分企業選擇繞道網購支付,殺入更為細分的企業理財結算領域。
巨頭控制
網購支付市場
日前,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二十七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4.57億,而網民的喜好也漸漸從網絡娛樂轉向網絡商務。以網絡購物、網絡支付和網上銀行為代表的電子商務應用呈現大幅增長趨勢。
另一份來自易觀國際的分析數據顯示,在線支付市場規模增速將長期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去年實現交易規模10858億元,預計今年交易規模將達到 17200億元,到2013年,中國互聯網在線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36460億元,互聯網在線注冊賬戶規模將達到13.22億。
日益上升的網絡支付市場也呈現出新的生命力,但被網民普遍熟知的支付業務卻往往是網絡購物和水電煤繳費。伴隨淘寶網的等購物網站的興起,支付寶等網購交易為主的支付企業迅速占領市場。根據易觀國際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互聯網在線支付市場依然保持較高的市場集中度,支付寶以51.2%的市場份額穩占半壁江山,與財付通合力拿下七成以上市場份額。
事實上,無論是支付寶還是財付通,在業界普遍看來,多依賴淘寶網、拍拍網等各自網購平臺實現擴張,而包括新浪新付通、網易網易寶、百度百付寶、盛大盛付通等依托互聯網巨頭的支付工具已經入局,且主要針對“散戶”支付市場,讓許多中小支付企業壓力倍增。
值得注意的是,除支付寶等傳統巨頭占優勢的網購支付領域,一種主要面向企業客戶的新支付模式——理財型支付也正在逐漸興起,目前主要體現在基金銷售的支付結算業務等方面。
這或許能成為其他支付企業的出路。
“企業級”
在線支付先賺錢
但交易規模連年增加的同時,業內人士更加關注各家的商業模式。有分析人士指出,擁有龐大個人用戶群的支付寶無疑在網絡購物領域絕對領先,但盈利模式至今仍是困擾:以免費策略打天下的支付寶、財付通無法直接向個人用戶收費。支付寶如果走廣告路線,那無疑和大淘寶策略撞車,讓盈利之路更加曲折。
而另一類支付公司如快錢、匯付天下,則是走行業客戶模式,為產業鏈客戶提供支付結算方案。匯付天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匯付天下等行業客戶模式的支付企業盈利模式已經成熟!跋蚱髽I客戶提供在線支付、結算服務,根據交易量收取手續費,普遍標準是6%。!
據悉,這類模式目前已在航空票務、基金理財等領域取得一定成功。航空業內人士透露,在線支付結算已經占到航空票務交易量的35%以上,并呈繼續增長趨勢。以2009年航空票務2000億元交易規模和支付企業6%。的手續費算,對應在線支付交易量在700億元以上,從事這一業務的支付企業能夠直接從中獲取4.2億元純收入。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看到企業客戶支付業務賺錢的“可行性”,去年的一個重要趨勢即是一些老牌支付公司包括支付寶也紛紛殺入產業鏈支付領域,而這也引發了一定的價格戰,“支付寶等企業拿出更低的手續費甚至不收費來拉攏企業客戶”。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易觀國際預測,2011年的支付產業趨勢中值得一提的還有基金等金融支付領域。除了匯付天下、通聯支付以外,預計將有更多支付公司進入該領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