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有牽頭部門協調
電子商務涉及的面比較多,要有一個專門的部門來整合各方意見
《21世紀》:有觀點認為,如果想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應該借助改革開放初期深圳特區經驗,搞電子商務特區,你對此有何建議?
徐曉蘭:深圳改革開放三十年,從重點到示范,先從深圳劃個圈,逐漸到沿海城市,從沿海城市往內地,一步一步地深化改革,經濟發展才有今天這么好的態勢。對于電子商務,我認為它應該先在某些環節要做試點、示范,在試的過程解決問題。
很多領域是相關聯的,只是看起來是獨立的。生產性服務業涵蓋了我們的金融服務業、科技服務業、電子商務服務業、物流服務業、中介服務業,這五個服務業之間是有關聯度的,是協同發展的,如果把這幾個服務業更好地統籌好,整個生產性服務業就會更好地發展。
《21世紀》:傳統產業進入電子商務會有哪些機遇?
徐曉蘭:傳統產業進入電子商務領域,動機是它要進行市場營銷的變革。其實我們這次去調研制筆產業,他們都提到這個問題,比如說我們去晨光,晨光是咱們制筆產業排名前三的,它就談到其中一個戰略,在第十二個五年規劃里頭,除了品牌戰略之外,就說要大力發展電子商務。
《21世紀》:現在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同時發現存在很多問題,你覺得電子商務立法,能解決這些問題嗎?
徐曉蘭:我覺得還沒到立法這個層面。我提促進和發展電子商務這個提案的目的就是想針對問題,由主管部門牽頭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是我這個提案的初衷。
電子商務涉及的面比較多,比如說網上銀行屬于金融機構,稅收屬于稅務機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可能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整體布局規劃屬于發改委,分別歸屬不同的部門。其實我提出這個提案的初衷,是想要有一個專門的部門,針對它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來整合相關部門的意見,出臺針對電子商務發展的戰略規劃。
一個個去解決,比較不太容易,它需要跟各個部門、各個部委去談。
十五規劃里也有針對電子商務的發展綱要,但是規劃出來了,得有相關部門牽頭去做。在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哪些部委應該主持、解決,這要有個協商機制來解決。集中力量辦大事,要把相關力量集中起來,放到一個大的戰略里實施,而不是一個個去實施,這會比較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