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過一次網絡買彩糾紛的陳先生至今對網絡買彩心有余悸,今年3月陳先生在福州通過“彩合網”購買“時時彩”后,系統顯示其獲得了99600元獎金,但一夜之后,他被告知其中獎乃系統錯誤所致,隨后陳先生與彩合網各執一詞,至今沒有結果。
近兩年,讓陳先生不再信任的網絡售彩正在大行其道。業內人士透露,財政部將在今年下半年發放電話售彩“牌照”,于明年上半年發放互聯網售彩“牌照”。
但對于多年來一直爭論不休的網絡售彩的安全性問題,相關部門依然沒有制定細則和可行的措施,而一旦網絡售彩合法化,其銷量會直線上升,如何進行風險控制值得關注。
被迫禁改限
“要保險,還是去實體彩站買,網絡買彩出問題后沒法說,系統就是他們自己控制的,彩民的維權成本太高。”6月1日陳先生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國家還沒有規范網絡買彩,現在賣彩票的網站太多了,一般人分不清哪些是有問題的。”
其實,電話售彩和網絡售彩問題一直困擾著財政部、民政部、國家體育總局等彩票相關管理部門,2007年11月6日和2008年1月2日,財政部、公安部、民政部、信息產業部、國家體育總局等兩次要求停止利用互聯網銷售彩票,但效果甚微。
2010年10月,財政部正式發布實施《電話銷售彩票管理暫行辦法》和《互聯網銷售彩票管理暫行辦法》(下文簡稱《辦法》),根據兩個《辦法》,電話售彩和網絡售彩將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解禁。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權威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財政部的《辦法》實際上是一種無奈和“被迫”之舉,眼看網絡售彩已經成為趨勢,禁令形同虛設,如果不進行監管,隱患極大。
按《辦法》規定,電話售彩合作單位、電話代銷者注冊資本不低于1000萬元人民幣,網絡售彩合作單位、互聯網代銷者注冊資本不低于5000萬元人民幣,并還要取得相關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而北京大學中國公益彩票事業研究所執行所長王薛紅認為,財政部出臺的規定,想法是好的,但出臺過于倉促,“雖然美國的博彩業很發達,但到目前為止仍禁止網上銷售彩票。”她說。
法規無細則 亂象依舊
兩個《辦法》的第十三條和第十二條都規定“經財政部批準開展、調整或者停止電話/互聯網銷售彩票業務的,彩票銷售機構應當在開展、調整或者停止電話里互聯網銷售彩票業務的10個自然日前,將電話/互聯網銷售彩票的品種、合作單位或者電話代銷者等有關信息向社會公告。”
但是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年多,各地彩票銷售機構并沒有拿出相應的細則,財政部也沒有開始對合作單位發放“牌照”。
7月6日記者致函中國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詢問地方彩票銷售機構申請牌照的進展,7月7日中國福利彩票中心回復本報稱“正在研究、制定相關的管理規定和技術標準”。
“首先可以肯定,先前的業務都在繼續,沒有人因為財政部的文件而主動暫停,而且各大網站都認為這是利好。”國內某手機投注公司任高管的蔣楠告訴記者,因為《辦法》對申請“牌照”的銷售合作單位有資質要求,那些自知不符合要求的網站也都在加緊活動。
據業內人士統計, 2010年,網絡售彩的銷售金額在100億元左右,而2007年僅為7.5億元,增長速度驚人。
有業內權威人士告訴記者,查網絡售彩需要工商、公安、工信部等多部門協作,過去各部委一發通知,各地彩票銷售機構就否認與網絡售彩有關系,但網絡售彩的規模在不斷擴大,他們的數據最后都傳到哪里去了?
“這就是這個行業的潛規則,那么多網站在正常銷售彩票,卻沒有哪個地方的福彩中心愿意承認自己干了違法的事,當然也沒人去查。”上述權威人士表示,如果監管制度不建立起來,即使在門檻上設限也管不住這個行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