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1日,這個被稱為“世紀光棍節”的日子里,各大電商企業借由“孤單”、“無聊”等用戶情感訴求開啟了一扇新的商機大門,展開了一場血雨腥風的造節促銷大戰。
這場促銷大戰由淘寶率先掀起,而其瘋狂的吸金能力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在“光棍節”期間,淘寶商城推出“雙11網購狂歡節”促銷活動,訂單數突破2000萬單,“支付寶”交易額突破33.6億,是去年同日交易量的近4倍。而淘寶網、淘寶商城“支付寶”交易的總額則更是突破52億,這個數字幾乎相當于香港6天的零售總額。同時互聯網上各大電子商務網站也抓住這一商機,各類打折促銷無不觸動人們的購物神經。
就在搶購激情未退,秒殺余溫尚暖的時候,就有很多買家發現,在光棍節促銷活動中付款買下的5折商品被商家以“賣家已發貨,買家未收到貨”為由取消訂單。不過,許多買家紛紛表示自己根本就沒有收到貨,更有買家怒指商家行為是欺詐消費者。可見在節日促銷巨大的商機背后,暴露出的諸多問題也正飽受消費者詬病。
之前曾有報道,國慶節期間,有人在網上對空調、彩電等家電的價格進行監測,發現許多知名品牌在節前兩周大幅提價。無獨有偶,有細心的消費者指出,在光棍節的促銷活動中,有些商家打出低價吸引關注,可促銷打折后的價格卻比之前的原價還高。業內人士透露,這種先提價后降價的現象,就是為節日促銷做好準備。
而這樣集中的促銷對于電商來說也未必是一件好事,越來越的的用戶了解到相關的促銷信息,將原本的購物計劃推遲至活動開始,給商家和物流都帶了一定壓力。同時。這種在一天內大規模的扎堆促銷,也將帶來消費者“無促不銷”隱憂。
隨著光棍節的結束,各大電商平臺的促銷活動也相繼謝幕。最淘網CEO陳華表示;“除了光棍節這一天,其實各大網上商城也可以借由一些電商促銷新平臺,展開更多有自己特色的促銷活動,培養出能持續消費的忠實用戶。這樣更有利于電商企業的良性發展,避免走進集中消費,無促不銷的死胡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