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正在創造歷史,見證奇跡。
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手機廣告市場規模達17.42億元,2011年為35.1億元,2012年預計為55.5億元。其中,2010年中國的移動應用(APP)廣告平臺營收為0.7億元,2011年各平臺營收規模將達3.1億元,同比增長342.9%。有機構預計,到2013年,中國無線廣告總體規模將有87.4億元,實現“井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國內應用開發者身陷冰火兩重天,大多數創業團隊無法盈利,而一些個人開發者卻憑借著簡單的“噱頭”式營銷迅速掘金。
多數應用叫好不叫座
“我們這批人,都是在互聯網行業打磨了7、8年,現在想自己出來打造一片天地的。”珠海正點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董博英這樣描述移動互聯網的創業者們。
憑借一款名為“正點鬧鐘”的移動應用,正點科技迅速搶占了一塊巨大的空白市場,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獲得了iOS、安卓、塞班三平臺上近1000萬的下載量。
“我們團隊中的幾個人,在創業之前已經有很多的開發經驗。事實上,做一款手機應用很簡單,研發只是其中的一個過程。”董博英說。
事實上,由于應用開發的技術門檻并不高,因此招人不是難題。“現在的問題是,由于移動互聯網整個行業都很浮躁,小公司又多,因此人員流動很快,間接造成了成本較高。”董博英稱。
他同時透露,由于眾多公司都在爭搶市場,因此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的研發人員等費用也被抬高了,一名普通研發人員的月工資約為15000元,部分大公司的相關職位薪金更是在一年內上漲了近50%。
“創業公司還是靠產品,營銷只是錦上添花。國內的軟件市場還非常不成熟,創業團隊多沒有專利支撐,大多數消費者也沒有付費的意愿和習慣,并且很多從業者抄襲無道德、無底線,這些都沒有人來進行規范。”董博英說。
成都品果科技有限公司CEO徐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技術團隊開發出的手機移動影像產品Camera360,已在全平臺達成了1400萬的總下載量。“近半年來,每個月的新增用戶都達到了150萬左右,但這一領域也面臨著競爭者眾多,以及商業模式不清晰的問題。”
徐灝同時指出,海外同類的影像應用多為通過用戶付費下載,但這種收費模式在國內市場暫時無法實現,因此國內開發者面臨著雖然產品受到熱捧,但卻無法盈利的窘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