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6. Groupon上市
2011年11月4日,Groupon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但回顧其上市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自2011年6月Groupon首次啟動IPO申請以來,三番提交IPO申請,兩次披露財務報告,其公開大量運營數據和財務狀況之后,遭到了多重質疑。在一片質疑聲中成功上市的Groupon,股價再次破發引發投資者對團購市場的質疑。Groupon是全球團購網站的風向標,圍繞其運營狀況和股價波動牽動著全球團購行業與投資者的心。
事件7. 撤站裁員
不斷升級的團購大戰使得國內團購網生存狀況迅速惡化,本來可以快速盈利的簡單模式,由于拿到融資的團購網在賠本賺吆喝,使得行業毛利率急速下降,再加上推廣成本的持續上漲,大型團購網資金鏈緊繃,不得不裁員撤站,中小團購網出現倒閉潮。領團網發布的2011年10月《2011年全國團購網站普查數據公報》,第一次使用了“千團倒閉”來描述出現在2011年9月的團購網倒閉事件,團購融資進入冬天。
事件8. 團購轉型
不堪眾多相同模式的化妝品團購網站的同質化競爭,聚美優品率先轉型B2C商城。國內社交網站開心網宣布,自2011年10月起,其旗下開心團購的產品與客服外包給團購網站F團,雙方合作期為一年。拉手網、窩窩團相繼轉型為團購商城,開始收取商家上架費。領團網《2011年全國團購網站普查數據公報》顯示多家先前的團購網站雖在運營,但網站已經轉行退出團購領域。從頁面內容分析,轉行方向如下:商城、網址導航、返利網、社區、教育網站、衣服定制網、淘寶店、企業網站、生活服務網、電影網站、電腦網等。
事件9. 拉手網IPO擱淺
就在Groupon上市之際,國內團購網站拉手網也提交了IPO申請,原定于2011年11月14日赴美上市的拉手網,在內外交困之下折戟納斯達克,中國首家團購網站的海外上市沖刺暫告失敗。即使當時拉手網能夠上市,其融資規模也已宣告其C輪投資者的浮虧。這一事件直接宣布國內團購融資的極寒到來,團購的資本泡沫破裂,估值與價值開始理性回歸。受其影響,排名前十的多家團購網站再次較大規模裁撤人員與分站,其間負面頻發,團購行業的整體形象受到影響。
事件10. 團購監管
2011年底,商務部下發“關于做好元旦春節期間網絡零售有關工作的通知”,之后,國家工商總局又召開了電子商務網站負責人座談會,緊接著成都等城市工商管理部門在出臺加強團購網站監督管理實施意見的同時,針對包括團購在內的網絡交易專項整治活動即將展開。圍繞是否該為團購網設置資金門檻正在激烈的爭辯中,但毋庸置疑的是所有公民都贊同的嚴懲以團購名義進行欺詐行為,加大對不遵守契約精神的處罰力度更需要政府監管部門先執行起來。
(來源:領團網《2011年全國團購網站普查數據公報》)
1968家團購網關閉
領團網《2011年全國團購網站普查數據公報》顯示,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誕生團購網5877家,但同時運營中的團購網站數量已由7月峰值數量5188家減少至年末的3909家,全國范圍內已有1968家團購網站在激烈的競爭中關閉、退出團購市場,占所有運營團購網站總數量的33.5%。
團購交易額環比大增765%
2011年中國團購交易額達到了216.32億元,而這一數字在2010年僅為25億元,環比大增765%。2011全年的復合增長率為19.7%。中國團購成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于2011年10月從淘寶分拆獨立運營的聚劃算,其2011年團購交易額高達100.35億元。其余的中國團購網站則貢獻了115.96億元的交易額。
前15名排行榜
從中國團購網站排行榜上可以看出,中國團購聚劃算一枝獨秀,緊跟其后的為拉手網、美團網、窩窩團、滿座網、58團購、QQ團購、大眾點評、糯米網、24券、F團、團寶網、嘀嗒團、高朋網和聚齊網。
Top15強團購網站占據了全國近95%的交易額,“馬太效應”顯現。(本統計未包括完全以化妝品實物類團購為主的團購網站和B2C商城的團購頻道。)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