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虎全球CEO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 Mayer)宣布雅虎員工不能繼續遠程辦公之前,靈活的遠程辦公還被視為未來的發展方向。
瑪麗莎·梅耶爾的“禁令”是,要求自6月1日起,所有員工需要出現在辦公室工作。
這不僅僅在美國,而且在全球范圍內的職場上引發了軒然大波。“禁止遠程辦公究竟是進步還是倒退?”“公司現有的彈性制度在未來是否也會取消?”各種疑問隨之而來。
人力資源服務公司Kelly Services的全球勞動力指數(KGWI)調研或許能回答一些問題。
從來自美洲、歐洲、中東、非洲和亞太約12.2萬名受訪者的回應來看,遠程辦公至少在亞太地區已漸成趨勢。
在全球范圍內,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受訪者(29%)表示,每周至少有部分時間采取遠程辦公的方式。而亞太地區受訪者在家辦公的比例(37%)要遠遠高于美洲(24%)及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23%)。
“在我熟悉和所在的知識服務行業,我已經感受到中國地區遠程辦公這一趨勢。”來自AC尼爾森大中華地區的資深總監徐欣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尼爾森就已經有相當比例的員工實行遠程辦公。
服務于一家綜合性跨國銀行并負責中國區業務的人力資源總監Sophia(化名)向本報記者介紹,對于公司“每月可以有三天在家辦公”的彈性規定,在實際操作中中國地區的很多員工都會采用。
對于時間緊張的員工,尤其那些為人父母、上有老下有小的職場人士,靈活的工作安排可以讓他們更好地周旋于工作和家庭之間,因此這樣“人性化”的彈性制度也被視為開明的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為何擁有多數以人性化管理著稱的500強企業的歐美等發達市場,其遠程辦公的比例要遠低于亞太區?徐欣分析:“中國市場發展很快,員工數量的增長也很快,無論是出于成本優化,還是出于與客戶互動所要求的彈性安排,遠程辦公都被提上議程,這為個人和公司帶來雙贏的效果,而且現在互聯網寬帶和即時通訊技術的高速發展也讓它具有可行性。”
Sophia則從另一方面解讀:“我發覺亞太這邊很多的配套福利不全面,很多員工家里的老人、小孩都需要親自照顧,所以中國不少員工都會愿意采用彈性而靈活的工作安排。”
“遠程辦公意味著工作模式的巨大改變,因此其優點與缺點需要雇主和員工加以仔細權衡。”Kelly在報告中建議。
中國受訪者認為遠程辦公最大的優點在于“最大程度減少通勤時間及相關費用”,其他例如“處理突發個人事件時靈活性更大”、“干擾更少,從而促成關注度和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時間縮短,獲得更多自由/私人時間”等都是支持性頗高的選項。
在梅耶爾取消遠程辦公的“詔書”下達后,雅虎一名前員工就這樣評論:“在家工作的生產力要遠高于辦公室。為什么?我不必忍受那些自以為很重要的程序員在那相互嚷嚷,說著和工作無關的事情,我也不必每隔20分鐘就要被那些來回走動去喝咖啡、踢球的人打擾。”
得克薩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遠程辦公比那些只在辦公室辦公的人工作時間要多出五到七小時。2011年,非營利性人力資源協會WorldatWork所做的一份研究發現,彈性工作文化更強的公司,其人員流動率更低,而員工滿意度、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投入度也會得到提高。
當然遠程辦公同樣存在缺點,中國受訪者認為遠程辦公最大的缺點是“失去在現場與同事/經理協作和聯絡的機會”,其次是“獲得公司信息和參與團隊活動的機會減少”以及“難以將工作和個人生活分開”。
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Sigal Barsade認為,面對面交流有效是因為這是傳遞信息最可靠的方法,在一場對話中有超過一半的情感信息是通過面部表情傳遞的,還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信息來自說話的語氣,而只有7%的信息真正來自于所說的話。此外,面對面的接觸能增加團隊特別是陌生員工之間的信任和凝聚力。
梅耶爾就希望借助專注于協作和溝通的團隊能推動雅虎快速地前進再現往日的輝煌,而員工的遠程辦公很難實現她所需要的團隊的連接。
此外,還有一樣工作是現實而棘手的挑戰,那就是:管理遠程工作者。公司必須確保遠程的工作效率和面對面(尤其是合作項目)時一樣高。
Sophia坦言:“老板最大的擔心就是,員工在家辦公的生產力是否和他在辦公室一樣?”
除了需要配套銀行保安系統所要求的各類硬件,Sophia所在的銀行還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定來支持遠程辦公使之更有效,例如:“員工一定要能隨時上網”、“辦公室的電話一定要轉移連接到自己的電話上”等。
但Sophia認為更為重要的支持是軟性的,這主要體現在領導對員工的信任以及員工的自律,這樣才能讓遠程辦公的協作更有效。而徐欣的建議則是:“設定明確的績效考核目標和系統化的進度報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