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字是作者回答標題所提問題的,當時有幾個朋友投身到高端精英社交網站的創業大潮中去了。正值職業社交被吵得火熱之際,拿出來回顧一下。
溫馨提示:不好意思,此文不是談職業社交網站如何做用戶的,為此目的打開的朋友,可以關網頁去看《大街網CEO王秀娟:姐要打造中國版LinkedIn!》了,對您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感謝。zhiye
雖然linkedin 很火,知道為何國內的經緯,優士,若鄰,天際,A等等都弱爆了嗎?以下是作者膚淺的思考:
1 linkedin是偏高端的職業社交網站,受眾大致相當于中國的所謂“白領”群體。國內的這部分人有個癖好,喜歡裝“高端”,裝“文藝”,在生活,工作中,包括在網上喜歡英語環境,經常能見到這些從沒出過國的人冒英文。這兩年有個“文藝普通2逼體”:“文藝青年上twitter,普通青年上微博,2逼青年上QQ。”這些高端的英文愛好者,很多操著蹩腳的英文,混跡在g+,facebook,twitter上,在社區,電子名片上經常見其Twitter 地址;
2 盡管這群高端用戶喜歡英文,喜歡裝高端,但是上G+,facebook,twitter還是需要一點點技術含量的,linkedin就不同了,它沒有被Block,具體,你懂的;
3 喜歡裝文藝裝高端的白領可能有外企從業經歷,或者很多希望到外企,而外企的老板(包括老板的老板,老板的老板的老板……)都在linkedin玩,人往高處走,趨利避害,低端土鱉的我們只能上上國產SNS:QQ空間,人人和開心了;
4 且不說高端精英社交,職業社交網的發展需要時間(Linkedin有8年歷史)積累,中國的創業者膽小傷不起,等不起更燒不起,何況中國的這些高端用戶本身就看不起國產軟件,cn域名下產品/常見到這些人說”國產軟件,cn網站社區二逼青年的首選“,所以起初最有可能做成linkedin的網站開心網,也迫于盈利壓力轉型游戲社區了;
5 職業社交在中國不太靠譜,不能說完全沒市場,只是說需求過低,大多數人的強關系集中在親戚同學老鄉(前幾年的人還有些戰友)。生意上只有利益很少有朋友,中國公司的土老板更喜歡拉個CYE海龜,洋人當高管,好包裝嘛,留美博士,可口可樂前高管,倍有面子兒;稍微高端點的老板如12306的鐵關系,高端人脈是私下的,在網站上見不得光的;
6 一個網站的強社交關系基于最初期的親密人脈,俗稱種子用戶,種子用戶的選擇對創業公司來說舉步維艱,“牛牛的人”都是拽拽的。有人要說微博了,(新浪)微博能做成嗎(高端精英社交)?看起來上邊的名人在互動,在得瑟,雞立鶴群,嘩眾取寵罷了,微博充其量是個明星粉絲網,一個個明星誰也不服誰,一個個粉絲在那每天意Yin。敢問,哪個明星搭理過諸位?
7 小網站起初定位挺好,做高端,做職業社交,慢慢地盈利壓力來了,一個個都轉投游戲去了,使勁燒錢行不行?行!別忘了還有那幾座神仙般開放的大山在虎視眈眈。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