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股權眾籌平臺端:投資者風險教育與證券發行反欺詐
我們很難想象,如果股權眾籌平臺上企業欺詐盛行,三五年之后潮水退出,投資者們裸泳賠得精光,眾籌平臺訴訟纏身,聲譽碎了一地,這樣的股權眾籌平臺還會有任何公信力和前景。在跑馬圈地搶跑的同時,股權眾籌平臺做足投資者風險教育與證券發行反欺詐措施,投資者們有風險保護與投資回報是對股權眾籌平臺最好的宣傳推廣。
股權眾籌平臺可以考慮采取的措施包括:
(1)設定投資者準入門檻。在4大股權眾籌平臺中,北派的天使匯與創投圈都實行了認證投資人制度,沒有證券投資經驗的個人投資者被禁止參與股權眾籌。天使匯在網站首頁即旗幟鮮明地宣示“這里都是精挑細選的投資人”。據稱天使匯提交申請的投資者有十幾萬,審批通過只有700多名。天使匯還聯合天使投資人起草發布了《中國天使眾籌領投人規則》,采取“合投+領投人機制”。 南派的大家投提倡“全民天使”,對投資者并沒有設定準入門檻,沒有實行認證投資人制度,但鼓勵專業投資者領投,并對領投方進行獎勵。南派的我愛創對個人投資者也沒有實行認證投資人制度,但項目只有得到機構投資人的認可后,個人投資者才可以進行跟投;
(2)投資風險教育與投資風險提示。比如,在投資者在線注冊登記環節明確提示投資者“股權眾籌企業都是初創企業,投資風險大,有100%賠光的風險;股權眾籌企業投資回報周期長,且股權缺乏公開的交易市場與流動性,退出途徑很少;入市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3)采取證券發行反欺詐措施。比如,對眾籌企業的董事、高管與大股東(比如,持股20%以上)做背景核實與司法執行(訴訟、仲裁、行政處罰等)調查。另外,初步建立眾籌企業與董事、高管與大股東的信用信息系統,各個股權眾籌平臺信息共享,防止有劣跡的企業或個人流串重復作案;
(4)主動限制眾籌企業的融資數額上限。在我國建立起了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與證券發行注冊制之后,企業可以通過主板、創業板與新三板公開發行融資,融資渠道選擇增多,融資門檻也在降低。股權眾籌將主要適用于小微企業的種子期或天使輪融資。與這個定位相匹配,股權眾籌平臺可以主動限制眾籌企業在一定期限內的融資上限。Jobs法案允許眾籌企業12個月內的融資上限為100萬美元。在可供公開查詢的融資項目中,天使匯項目融資額在25萬-500萬之間。大家投在20萬-1000萬之間,大半項目融資額在100萬之內。我愛創網站狀態為“籌資中”的4個項目中,最低融資額達到1000萬,最高融資額為3000萬。創投圈非認證投資人無法查看項目融資額;
(5)主動限制單個投資者的投資上限。股權眾籌通常參與者眾多,即便單個投資者投資數額小,積小成多,初創企業也可以實現種子期或天使輪資金募集。大家投對投資者設定的最低投資門檻是項目募資額的2.5%,我愛創的最低投資門檻是3萬元;
(6)禁止眾籌企業承諾投資回報。我看到有的眾籌項目公開承諾投資回報,眾籌平臺默許;
(7)加強眾籌資金管理。這既是股權眾籌平臺的應盡義務,也是避嫌防范自身風險的手段。大家投采用的“投付寶”就將項目投資款由興業銀行第三方托管。大家投無權動用這筆資金;
(8)建立股權眾籌行業協會或組織,加強信息共享、行業自律或管理。
3. 眾籌企業端:秀真實的生活照
股權眾籌企業應給投資者秀真實的生活照,而不是像霧像雨又像風的藝術照,或隆胸墊鼻造假。眾籌企業主動披露企業真實的業務、團隊與財務數據。這既是對投資者的保護,也是對眾籌企業自己的保護。在互聯網環境下,有劣跡的企業或團隊更容易實現“壞事傳千里”。基于初創企業本身固有的投資風險,眾籌企業慎重或杜絕承諾投資回報。
4. 投資者端:投資風險意識
大家投的創始人李群林說,股權眾籌不怕沒市場,就怕投資人太瘋狂。
非專業投資者應充分理解投資于眾籌企業的前述巨大投資風險。非專業投資者不適合抱著買企業原始股暴發的心態、將家庭資產或收入大額投資于股權眾籌市場。
結語
地獄向左,天堂向右。我期待,我們的股權眾籌可以克服或減少它的魔性,發揮它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優勢,為我國孵化一批偉大的車庫創業企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