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之誘
在津巴布韋,家具廠、玻璃廠、鋼構件廠都是不錯的投資選擇;在埃塞俄比亞,買水泥要走后門批條子,水泥廠是熱門的投資項目;在坦桑尼亞,生物殺蟲劑市場前景可觀;在馬達加斯加,高檔公寓的開發商奇缺……
汽車沿途經過之處,王文明感到驚訝,津巴布韋空置著大片的農場,四五千個農場的體量,容納著巨大的商機。
更重要的是,這片土地為中國企業提供著難得的國際化的“孵化”機會。整體來看,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對非洲消費者有著莫大的吸引力;但這個市場絕對不是低質產品的傾銷地。
這個兩極分化嚴重的市場,對名牌產品有著巨大的需求,打響品牌在非洲才能有立足之地!坝袑嵙、有信譽、有品牌的產品才有競爭力。”王文明說, “在非洲積聚經驗和力量,再走向歐美市場,這是一個不錯的路徑。”
由于受法國、英國影響,非洲與歐美的系統、標準接軌,中國企業若按照這些系統和標準來要求自己,則能夠很好地實現其國際化之夢。
民營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充滿了機遇。在王文明看來,民營企業可以以非洲為孵化器,先從質量上嚴格把關,從品牌上廣泛傳播,然后選擇在歐美上市,再進入非洲甚至歐美競爭。
非洲之險
在上述的世行報告中,哈里·布羅德曼指出,中國企業在非洲經營支付的成本不菲!霸诜侵薮箨懙拇蟛糠值貐^都是如此!
一些導致高成本經營的因素包括,基礎設施服務質量差,例如電力供應、電話服務、互聯網接入等方面尚不能滿足需求;缺乏高技能的勞動力,當地融資渠道有限等;不利的監管體制和治理約束薄弱等。
王文明在馬達加斯加的考察經歷讓他感慨頗深。當地河流落差大,在建設水電站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但目前電力供應卻十分緊張。
不利的監管體制和治理約束薄弱使得企業不敢迅速作出長期投資的決策,多數企業貿易先行,觀望一段時間后再作出是否投資的決定。
關鍵的人力資源方面的需求也讓一些企業感到撓頭,雖然耗時且成本不低,但為了獲取長期的發展,不少中國企業采取了自己培養當地人才的策略。
“產品本身也需要做一些規劃,來滿足當地人的需求!蓖跷拿魈嵝颜f。
這就需要中國企業在當地進行深入的調研,藥的劑量、方向盤的位置這些細節的問題可能會決定一個投資的成敗。
津巴布韋-中國經濟開發區董事長李波就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事情。1998年他運了一批毛巾和服裝到津巴布韋,但并沒有像他想象那樣暢銷。非洲使用的毛巾尺寸和中國并不一樣;衣服的扣子也不像中國那樣一個方向,男裝和女裝的方向是不同的。
“進入這個市場,企業首先要克制住急功近利的想法,然后是對當地的法律法規進行透徹的研究,再根據當地的文化習慣、商業情況進行長期的規劃!蓖跷拿鹘ㄗh說。
此外,他建議中國企業要“抱團”參與市場競爭。較之日本、韓國、印度企業,中國企業多處于“單打獨斗”的狀態。
作為牽頭人之一,王文明最近奔忙于在非洲當地建立中國工業園的事務當中,一旦工業園建成,中國企業能夠形成產業,形成合力,獲得當地政府的更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