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的三年里,這個二十多歲的美國小伙子幾乎不到兩個月就來中國采購一次。價格雖然便宜,但因為是外貿單,像耳環類的飾品他至少得進10打(120件)。結果即便后來他又開了兩家分店,存庫還是非常大,加上飾品必須常更新式樣,他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結果是,號稱自己是位“有野心的商人”的江文森破產了。
避免破產的辦法并不是沒有,其中一種是從美國大的飾品經銷商手里進貨,可是這樣一來,雖然省了事,但進貨價很高,利潤極為微薄。對中國甚為熟悉的江文森不甘心選擇這一路徑。
第一次創業失敗后,他思考的一個問題便是:小的零售商能否聯合起來?
一說到小企業的各種艱難,江文森情緒就激動起來,聲音提高一倍。他的喜惡帶著深深的家庭烙印——從出生那天起他就從未見過父親,母親靠經營一家空調廠拉扯兩個兒子長大。“如果我是在給一家大工廠工作,我只是在幫助CEO,如果做小企業,我是在支持我的家庭。因為小企業大多跟家庭有關,大企業則更多的關心錢本身。”江文森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這正是他后來創辦OrderWithMe的動機。
江文森覺得自己現在做的事“特別有意義”,從采購的角度來說,他認為也是在幫助那些中國的小工廠主們開拓海外市場、打造自己的品牌。“中國有那么多的工廠,他們生產的產品都無名無姓,或者好一點,就叫‘張氏’‘高氏’或‘王氏’。”江文森說,“他們需要給產品一些‘人格’——就像你有個孩子,希望他有自己的個性一樣。”
不把阿里巴巴放在眼里
江文森夫婦在杭州創辦OrderWithMe費了一番周折。他原打算在濱江高新區注冊一家外貿公司,以便處理所有出口貨物時的法律文書和出口退稅。但是區政府的答復是:對不起,你可以申請,但我們不會批準。區政府很坦白:政府現金有限,不想給外貿公司辦理高達13%-17%的出口退稅。
最后,在濱江區注冊的這家公司類型變更為商務咨詢公司,前后花去了三四個月時間,出口的環節要再花三四天時間由在香港注冊的分公司處理。“我們耗費了大量時間,最后整整繞了一大圈,”工廠關系總監高陽說,“要知道江文森在他美國得州老家注冊子公司只花了24小時,而且在網上就可以完成。”
雖然常在杭州辦公,但江文森并不把這座城市里號稱“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全球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放在眼里,這首先是因為他的阿里巴巴體驗之旅并不愉快。“在阿里巴巴網站上,如果你輸入‘手提包’,可能會出來30萬種結果。中間環節是省去了,但這些美國個體戶們依然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做——他們不知道該打電話給誰,不知他們是否值得信任。”
阿里巴巴雖然也推出了小額批發平臺——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但仍然存在海量信息和難以驗真的困境。
“如果一家中國工廠說,我給你1000元,你把我的產品放到OrderWithMe上,”江文森說,“我會說,不,我挑選貨物是因為它質量很好,而不是因為別人付了推廣費用。”
江文森采取這種模式與他的性格有關。他討厭將簡單事物復雜化,討厭暗箱操作。他用“骯臟”來形容外貿行業,“因為里面太多欺詐,即使是我認為可稱之為朋友的人,也可能為了利益欺騙我”。
OrderWithMe準確來說是“跨國拼單團購模式”。一般的消費類團購網站上介紹的產品或服務,哪怕只有一個人下單,也必須兌現。而OrderWithMe是先展示,然后拼單,最后看總購買量是否達到廠家的最低要求。如果7天后達不到最低采購量,那么這件商品團購宣告失敗。
“其實如果每個人買三四件,那么最多二十人下單就差不多夠了。”在上海生活四年的英國人鄧超是團隊的技術總監,“我們在海外的客戶群日益擴大。”
現在江文森團隊中的一部分在積極尋找國外的零售客戶,另一部分則是從成千上萬的中國商品中遴選出符合國外市場審美的商品,然后尋找合適的廠家并確認訂單起訂量、訂單完成時間,以及商品是否能達到無鉛、無鎳、無鎘的出口環保標準。
江文森最得意的Cye設計是把社交網絡的元素雜糅進去,讓美國的個體戶們決定買什么,還是不買什么——你可以參與投票,決定網站初步遴選的上百件商品中哪些可以進入團購序列,你也可以留言偏愛哪種顏色,或是想更換某種零件。甚至如果你想下單的東西過了團購期,你也可以從歷史記錄里把它翻出來,投票決定它是否可以重新進入團購序列。
幾天前,江文森關閉了OrderWithMe的測試版網站,剩下一個倒計時牌,指向2012年1月10日OrderWithMe新網站“正式開業”。江文森和他的團隊計劃推出三個定位不同年齡層的原創品牌,每個品牌每周推出30款團購產品。
江文森說他做的事情“還沒有人做過”,事實上現在中國已經有不少創業者在深耕外貿流程更短B2C跨國,譬如郭去疾任CEO的LightInTheBox(蘭亭)和馮劍鋒任CEO的DinoDirect(大龍網),他們一樣劍指革中國外貿的命。
“LightInTheBox和DinoDirect上的東西還是蠻貴的,畢竟他們是零售的形式。”江文森說。他有時沉浸在自己勾勒的電商夢想里,給人年少輕狂的印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