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務院總理溫家寶9月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到2010年1月1日將對事業單位全面實行績效工資改革,這項關乎3000萬事業單位職工切身利益的改革,即刻在網絡上引起了全民大討論。本刊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深度解析(詳見本刊第35期《明年起事業單位全面推行績效工資》)。
然而,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對此具體細則未出,績效工資到底是什么,如同霧里看花。有悲觀者認為:如果績效工資改革不透明、制定的考核標準不客觀,就不能完全讓個人信服,反而增加單位領導濫用權力的機會。
目前,事業單位的職能千差萬別,即使一個單位內部也有很大差別,績效工資方案推行的復雜性和實施難度可想而知。從政府到具體事業單位,能否建立起一個真正“績效”和“公正科學”的績效工資考評體系?關乎績效工資改革的成敗。
人保部:實施細則緊張制定中
《中國經濟周刊》9月10日電話問詢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工資福利司事業工資處。該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的具體實施細則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中,目前不便透露具體細節,過一段時間會統一對外發布。
那么,相關事業單位的改革是否已經啟動?
“我們現在還沒開始準備,因為沒看到細則,不知道到底該怎么弄。”記者在采訪北京的一些大學、醫院和相關研究院的人力資源部時,得到近乎一致回答。
“國務院的決定歷來比較原則、籠統,在細則沒有出臺之前,一般事業單位都不會輕易行動的。”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政府績效評估中心主任周志忍多年來一直研究政府績效評估,他在9月9日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
然而,2010年1月1日近在眼前,3個多月的時間來得及嗎?
“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涉及人員多,單位數量多,非常復雜,是一個系統工程,所以實施起來會有一個過程。但是,無論什么時候在這些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它們的起點時間都是一致的:義務教育學校是從今年1月1日開始,公共衛生、基層醫療衛生單位是從今年10月1日開始,其他單位是從明年1月1日開始,這就是起算的時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9月9日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
尹蔚民同時表示,“鑒于這項工作非常復雜,涉及到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所以我們一定會周密地部署、精心地組織,把這項工作做好,把好事辦好。”
“我們隨時關注著細則的出臺,下一步將全心放到績效考核標準的制定上。”北京某電力設計院人力資源部的相關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