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部公布《全國網吧連鎖企業認定工作申報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明確了申報全國網吧連鎖企業應具備的四個條件:注冊資金最少5000萬元人民幣,最少有30家直營網吧門店,最少在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有分店,而且在過去一年沒有受過相關行政處罰。記者采訪發現,網吧經營者對于這一規定表示不但不感興趣,相反,多名業內人士甚至對“以政策推進連鎖”的發展模式表示擔憂。
5000萬門檻形同虛設?
“其實相關機構的初衷是好的,連鎖模式可以降低網吧主們的設備采購成本,以及挖掘網吧品牌價值。”已在網吧業小有名氣的張翼(化名),在北京幾個城區經營著多家中型網吧。
2003年,國內相關機構初步啟動“網吧連鎖”時,張翼格外關注,甚至主動拉攏身邊的網吧主朋友響應號召。但眼下,當文化部再發《指南》時,卻讓他一點也提不起興趣。
記者還了解到,《指南》中所列條件,在廣東網吧主阿亮看來,基本上形同虛設。
從事網吧經營多年的阿亮告訴記者,5000萬元的注冊資金門檻對于具有一定財力的南方企業來說并不難,更何況還有灰色渠道可以操作。“在當地工商所附近,有大量代辦營業執照和幫助企業提高注冊金的中介公司,一般手續費用是實際注冊資金的5%或者更低。”
對于直營門店不少于30家等條件,大多數網吧主覺得很容易解決。“誰也沒說這些直營店面規模要有多大,暫時開個只有幾臺電腦的網吧咖啡廳就可以了。”另一位國內網吧從業者表示。
盡管條件算不上十分苛刻,但“估計全國也找不到幾家會自愿申報這個資質。”多名在四川的網吧經營者對記者稱,即便條件達標,也不會去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