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
目錄 第一篇 指導原則和發展目標 第一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 第二章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第三章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第二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第四章 發展現代農業 第五章增加農民收入 第六章改善農村面貌 第七章培養新型農民 第八章增加農業和農村投入 第九章深化農村改革
第三篇 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第十章加快發展高技術產業 第十一章振興裝備制造業 第十二章優化發展能源工業 第十三章調整原材料工業結構和布局 第十四章提升輕紡工業水平 第十五章積極推進信息化
第四篇加快發展服務業 第十六章拓展生產性服務業 第十七章豐富消費性服務業 第十八章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第五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第十九章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第二十章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 第二十一章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
第六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第二十二章發展循環經濟 第二十三章保護修復自然生態 第二十四章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第二十五章強化資源管理 第二十六章合理利用海洋和氣候資源
第七篇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 第二十七章加快科學技術創新和跨越 第二十八章優先發展教育 第二十九章推進人才強國戰略
第八篇深化體制改革 第三十章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第三十一章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第 三十二章推進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第 三十三章加快金融體制改革 第三十四章完善現代市場體系
第九篇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第三十五章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 第三十六章提高利用外資質量 第三十七章積極開展國際經濟合作
第十篇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第三十八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三十九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四十章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第四十一章加強公共安全建設 第四十二章完善社會管理體制
第十一篇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第四十三章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第十二篇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第四十四章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第十三篇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 第四十五章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 第十四篇建立健全規劃實施機制 第四十六章建立分類指導的實施機制 第四十七章調整和完善經濟政策 第四十八章健全規劃管理體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2006~2010年)規劃綱要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第一篇指導原則和發展目標
第一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
“十五”時期是不平凡的五年,我國綜合國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明顯提高。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我們有效抑制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成功戰勝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災害的挑戰,從容應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新變化,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十五”計劃確定的主要發展目標提前實現。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步伐加快,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對外貿易邁上新臺階,國家財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價格總水平保持基本穩定,城鄉面貌和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民族團結不斷鞏固,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新進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繼續加強。更為重要的是,黨中央提出了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這些都為“十一五”時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面向未來,我們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