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自主創業辦理工商登記的,可一次性領取應享受的失業保險金用于創業;自主創業并招用其他失業人員就業的,在首次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并正常營業6個月后,按吸納就業的人數,可從一次性給予3000元內的補貼。6日,記者從宜賓市就業局獲悉,《宜賓市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工作方案》已正式實施,從稅收政策、扶持獎勵等多個方面鼓勵市民自主創業。
在創業初期,起步資金往往是最受關注。許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反映,他們也想自主創業,但是因資金不足,且無力承擔高額的房租而最終選擇了打工。宜賓市就業局副局長張云賓說,為了讓更多人能自主創業,方案首先放寬了市場準入,凡是國家法律未禁入的行業和領域,一律向各類創業主體開放,不設置限制條件,在項目申請、投資核準備案、融資服務、財稅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各類企業享受同等待遇。
張云賓說,放寬了市場的準入制度,創業者申請個體工商戶、創辦合伙企業或獨資企業的,一律不受出資數額限制,對共同出資開辦注冊資本數額在10萬元以下的科技型、環保節能型有限公司,首期出資額達到3萬元即可登記,投資其他非1人有限公司的,允許在2年內分期注入資金,首期注入資本也放寬到了總注冊資本的20%,而且創業型企業可以貨幣、實物出資,也可以知識產權、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出資。為了解決門面租金貴等創業初期很多小老板的實際困難,經營場所限制也放寬到允許將家庭住所、適宜經營的公共用地等作為經營場所進行工商登記。(編輯程泓)
按照方案,40至50歲的下崗職工、殘疾人等就業困難人員自主創業的,憑有關證件,免收稅務登記證工本費,凡月營業額達不到5000元的,一律免征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除了稅費的減免,對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返鄉投資加工業、旅游業、農業產業化項目等經濟實體,固定資產投資在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可獲財政5萬元項目建設前期工作補助資金;固定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的,可補助10萬元。登記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自主創業并辦理工商登記的,可一次性領取應享受的失業保險金用于創業,若是自主創業并招用其他失業人員就業的,首次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并正常經營6個月后,可獲得從失業保險基金中一次性給予的3000元以內創業補貼。
張云賓說,創業人員創辦企業,符合規定的,還可按實際招用就業困難人員人數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