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里所總結的白藥牙膏的成功原因,無論是其產品定位、品牌借力,還是“三高”營銷策略,依然停留在表面層次。須知,不少企業也推出了具有針對性的產品、也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類似的營銷策略,但為何并沒有取得類似于白藥牙膏的奇跡呢?或者說,白藥牙膏給予我們更深層次的商業啟發有哪些?其真正可復制的基因密碼是什么?
白藥牙膏成功的根本原因,我們認為,是它成功的將傳統中藥與現代日化產品進行結合,使得傳統中藥真正融入了現代生活。
在很多人的潛意識里,一提到中藥,就想到草根、樹葉、丸散膏丹或者黑砂鍋熬制的苦藥湯。這些中藥丸或藥湯有時雖然效果可能不錯,但因為不懂其中成分,或者熬制過程很不方便,或者味道實在不能恭維,讓人望而生畏或敬而遠之。事實上,長期以來,我國中藥生產、研發和營銷缺乏創新,工業化水平低,劑型落后,產品守舊,品牌老化,以致中藥一直以“苦、大、粗、黑”的老面孔示人,與方便、快捷、舒適的現代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使得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對于傳統中藥的印象日益模糊。而隨著中藥藥房和銷售渠道的不斷減少和萎縮,傳統中藥與現代生活之間的距離日益擴大。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很多中藥企業提出了“現代中藥”的概念,即以軟膠囊、注射液、顆粒劑等現代劑型,試圖使之成為與西藥一樣樣式精致、療效穩定和使用方便的現代中藥。比如安宮牛黃丸,被稱為中醫急救圣藥,但是它的大藥丸子服用不便,如果是昏迷病人,就很難服下去,而且起效較慢。河北神威藥業則把安宮牛黃丸制成注射液,改口服為靜脈輸液,適應癥更廣,被稱為中藥抗生素。然而,這些中藥企業雖然在中藥現代化方面進行了不少有益探索,但這些現代中藥絕大多數僅限于醫院使用,并沒有廣泛應用于現代生活,在現代生活中仍難覓傳統中藥的影子。
如何在繼承傳統中藥精華的基礎上,通過引進現代技術和理念,將中藥和現代生活緊密融合,既是眾多中藥企業實現戰略成長所必須解決的重大命題,也是振興中藥的必由之路。
1999年6月,37歲的王明輝調任云南白藥總經理,他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如何通過戰略變革,為企業尋找新的增長點,尋求超常規的發展速度。王明輝很快意識到,傳統白藥產業市場容量有限,即便你把市場占有率提到100%,企業的增長空間依然非常有限。為此,在考察國外同行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并結合中國實踐和企業現狀,他開始嘗試通過將白藥應用到相關領域和產品上,特別是那些具有極大市場空間的現代日化產品上,來實現云南白藥的跨越式增長。
早在2001年,云南白藥就圍繞保密配方與材料科學的結合進行產品創新,推出了云南白藥創可貼。以“有藥好得更快一點”為價值訴求的白藥創可貼成長驚人,銷售額從2001年的3000萬元飆升至2008年的近3億元,超越市場冠軍的長期保持者邦迪,成為行業領導者。在2000年以前,國外企業占據了中國創可貼市場90%的份額,到2008年,在這個每年5億元的小創傷護理品市場中,云南白藥占到了市場份額的二分之一。
白藥創可貼的成功讓王明輝更多地思考消費者導向需求的問題,即如何根據消費者需求,通過產品創新,將白藥蘊涵的白藥活性成分及其所具備的獨特功效,以更方便的產品形式和使用方法來滿足消費者需求,使得傳統白藥真正走入現代生活。
在口腔護理領域,云南白藥以前也做過一些嘗試,例如曾開發針對牙齦出血的云南白藥易可貼,但患者使用起來不是很方便。此時,來自消費者的一些個人創意,給了云南白藥極大的啟發。云南白藥副總經理、健康事業部總經理秦皖民在介紹白藥牙膏誕生背景時,曾這樣描述:“白藥是一個功能非常強大的一個止血愈傷的產品。在百度和谷歌上搜索白藥新的使用方法,每年都有新的這方面的文章。很多醫生和消費者會介紹發現的白藥新用途。這個疾病怎么用,那個疾病需要和什么藥結合。有很多牙齦出血的病人,就比較煩惱,牙齦出血不是大出血,你去看醫生,似乎有點小題大作,不去管它,又沒有很好的普通藥物來代替。一些消費者就把白藥粉抖在牙膏上來使用,發現效果非常好。就有消費者跟我們建議,你們為什么不生產一款白藥牙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