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出臺,有助于降低小微企業門檻,救活“僵尸”企業,但專家呼吁繼續推行更寬松的政策
小微企業免稅降低創業成本
“平均算下來,我們店的月營業額大約有15000元,以前需要繳納近1200元的增值稅和營業稅,新政策如果正式實施,這筆稅款就可以省了。”在大學校園附近開咖啡店的彭翔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對于剛剛創業的他來說,每月多收入1200元是個很大的鼓勵。
彭翔所說的新政策來自近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公平稅負,暫免征收部分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會議決定,按照公平稅負原則,從今年8月1日起,對小微企業中月銷售額不超過兩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和營業稅納稅人,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并抓緊研究相關長效機制。據悉,這將使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享受與個體工商戶同樣的稅收政策,為超過600萬戶小微企業帶來實惠,直接關系幾千萬人的就業和收入。
“相比以前的減稅政策,這次免稅對小微企業來說,中央支持的力度還是比較大的。”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一直在呼吁為民營企業減稅,他表示,一個小微企業可能對推動經濟發展微不足道,但這是一支螞蟻兵團一樣的力量,溫州地區40多萬家企業中,大部分是小微企業,“別看小微企業一年收入只有百十萬元,但一個企業至少可以解決3~5人的就業,小微企業在活躍經濟、創造就業機會等方面為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
所謂小微企業,是指一些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例如在農林牧漁行業年營業收入50萬元以下的企業,在工業領域從業人員20人以下營業收入300萬元以下的,零售業中從業人員1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低于100萬元的為微型企業。小微企業的界定會因為行業不同而有所區別。據易碳家雜志了解到,我國對小微企業與個體工商戶實行的是不同的稅收政策。從所得稅看,自然人和家庭形式經營的個體工商戶繳納個人所得稅,公司形式經營的小微企業則繳納企業所得稅,但從流轉稅來看,二者均需繳納增值稅與營業稅。目前,增值稅是按照月銷售額的3%核定征收,營業稅則根據行業不同而有所差別,大多數行業是3%或5%,個別行業需要繳納20%的營業稅。
大學畢業后創業的陳曉東目前經營著一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有8名員工,月營業額在3萬元以上,他告訴記者,上個月僅營業稅就交了1800元。陳曉東也看到了關于免稅的新政策,雖然自己的公司營業額超過了規定的兩萬元,但他依然為這樣的政策出臺感到高興,他說:“這項政策對鼓勵大學畢業生創業會起到積極作用。而且我們的業務也有淡季,當我們營業額不超過兩萬元時,公司也可以享受免稅。”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