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無疑為投資者打開了一座通往財富之門的金礦。
2007中國商業地產生態現狀的顛覆者
日益臨近的北京奧運、中國經濟發展走勢的相對穩健以及房市和股市的一片飄紅,使社會大眾對商業地產的前途充滿信心:私家汽車保有量急速增加,富裕階層對時尚裝備和奢侈品的追捧與日俱增,眾多因素對商業地產市場都將產生積極影響;但是,目前商業地產同質化產品供應過剩與軟硬件配套的不足同時存在。真正符合商家要求、能夠從長遠角度保證投資者利益的優質高端商業物業有較大缺口。同時,2007年北京將進入有史以來最為集中的商鋪開業高峰期,本年度計劃開業的商鋪面積累計達410萬平方米,其中以常規購物中心為模式運作的就有280萬平方米,占總面積的68.3%。尤其是下半年,更將形成購物中心扎堆開業的局面。業態重合而又缺乏個性,將會成為2007北京商業地產的一種通病。
從北京商業發展狀況和趨勢可以看出,市場競爭加劇,表面上是進入市場的商業房地產規模加大造成的,本質上其實是傳統商業形式不能適應消費者的新需求(包括消費方式、生活方式的需求等),無效供給過剩造成北京商業地產總量與實際需求之間產生了斷層--北京商業地產總量過大雖然是不爭的事實,但是真正具備較高投資價值的商業地產項目卻少之又少。
據測算,中國每年有超過400億元的消費需求來自高爾夫、戶外、網球、滑翔、滑雪、馬術等為代表的奢華運動裝備市場。目前即便在首都北京,以奢華運動裝備為主題的專業平臺也難覓其蹤。2007年,在市場需求巨大,且市場期待、呼喚相應商業平臺產生的背景下,“本家商業--尼奧國際商務購物休閑廣場”--中國唯一的奢華運動裝備、體驗中心主題商業應運而生。代表新型商業業態的“尼奧廣場”的誕生,打破了多年來商業地產定位雷同、重復建設的怪圈,成為2007年北京以至整個中國商業地產中最耀眼的亮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