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國際奧委會對電視轉播、城市配套設施等硬件要求的提高,北京奧運會的支出也將超出預算,這樣一來,盈利的空間就會被大幅度壓縮。
Domestic 國內經濟增長活躍
奧運經濟遠非奧運會本身的投入和產出這么簡單,北京奧運會將對股市、金融、房地產、加工制造業、服務業等產生深遠的影響。
“奧運概念股”涉及建筑、零售、金融、交通運輸、旅游、傳媒、電力和水務等板塊。自2007年以來,“奧運情結”成為推動牛市的一大興奮點。業內人士指出,由于參與奧運的企業將會獲得不同程度的收益和發展的契機,因此在奧運會的不同階段,多重投資機會將陸續出現。
從歷屆奧運會舉辦國的經驗來看,奧運投資確實為房地產等基礎行業帶來較大的增長空間。1993年悉尼申辦奧運會成功后,當地的房價每年遞增10%以上。而雅典申奧成功后,當地的房產價格在1995年~2002年,漲幅達到了65%。權威人士指出,北京房地產有望因為奧運會的舉行而出現區域性的增長。
在奧運會期間,奧運需求從投資轉向消費,受益行業將以旅游、商業零售、食品飲料、交通運輸、通訊、傳媒、社會服務為主。而在“后奧運”時期,奧運提升企業結構和品牌影響的作用將持續發揮,部分奧運贊助商以及特許產品制造商將獲得品牌的躍升。北京市統計局預測,舉辦奧運將會對北京每年的經濟增長產生超過2%的拉升作用,并使全市經濟在近10年中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相關數據顯示,奧運經濟將為中國帶來超過3萬億元的龐大商機,形成巨大的奧運經濟產業鏈,從而拉動整體經濟的增長。而奧運期間可以使西方更多地了解中國市場,給相關企業帶來更多的投資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