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從江漢大學畢業后,曾克就一直在做餐飲。他見識過同行的“一夜暴富”,但他始終認為,想暴富的人不適合做餐飲。“現代餐飲是靠做細節取勝,這是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心態浮躁的人怎么能靜下心來觀察自己身上的瑕疵呢?就算出奇招搶得市場先機,也很難守得住。”
今年34歲的曾克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選擇的兩種餐飲經營模式,都是早就有人做過的,但他稍做改變后,都玩出了新花樣。用他的話說,沒有足夠的細心觀察,怎么能發現這樣的市場空白點呢?
餐飲是靠做細節取勝。” src="http://www.fswenwen.com/Files/chuangfu20060327-11.jpg" border=0>
曾克:“現代餐飲是靠做細節取勝。”

曾克對管理中的每一個細節都不放松。 攝影/記者柯皓
1 從老板喝馬桶水學現代管理
(記者汪健) 1993年,剛畢業的曾克就在臺北石頭火鍋城找到一份工作。“在當時可是一份相當不錯的差事,臺資企業,月薪1200元。”
石頭火鍋的老板是臺灣人徐哲明。徐以前在東南亞好些地方考察過餐飲業,自己在臺灣也開過店。石頭火鍋的設計、風格和服務等綜合了各地所長,店堂環境模仿熱帶叢林,營造主體餐廳也可能是武漢第一家。其在江岸區花橋開出第一家自助式商務火鍋店時,引發了一陣不小的熱潮。“那時候的火鍋還是中餐里的一道菜,沒人專門開店做這個。店里人均消費上百元,比好些高檔酒店還貴,但生意非常好,差不多每天晚上都要掛出‘臺位已滿’的牌子。”
不過,最讓曾克難忘的還是石頭火鍋的管理水平,在他看來“要高出武漢餐飲界一大截”。曾克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很多細節,“我們店堂盆景植物很多,從門口到里面都要擺,起碼有上百盆,而且老板對每個盆景都有擺放要求。我們每天上下班都要搬進搬出,時間長了難免有一兩盆放錯位置。但差不多每次都會被老板發現,要求我們重擺,他總借這種機會給我們培訓,說每個盆景都有它的位置,要是有一盆放錯了,顧客從外面走進來的視覺享受就達不到最佳效果,我們的裝飾投入就打了折扣。”
有一件事情,更是讓曾克終身難忘。他問記者知不知道日本有個主管教員工刷馬桶的故事,“你們可能聽過,但我親眼見過這個故事的‘中國版’!”
1994年,石頭火鍋新招來一批保潔員。保潔員們自認為每天都嚴格按程序操作,但老板總說她們做得不夠干凈。終于有一天,一個員工火了,說老板是故意刁難她們。
徐哲明聽說了,并不生氣,只是要大家當天下班后先別回家,因為他要親自演示怎樣洗馬桶。大家一聽老總要教大家洗馬桶,都興奮起來,下班后都到洗手間等著看老總“表演”。
徐哲明準時出現了,工作服、橡皮手套穿戴整齊。他二話不說,拿起刷子就忙開了。大刷子洗不到的地方就用牙刷洗,再把抹布纏在指頭上,在凹縫里一點點從里到外地擦拭。如此反復洗過幾遍之后,抽水馬桶潔凈如新。他要員工拿一只紙杯進來,對大家說:“洗干凈的馬桶就應該像新的一樣。這個馬桶現在跟我手上的紙杯一樣干凈,如果大家不信請看。”他按下沖水閥,在馬桶里舀了一杯水,端起來就喝了下去。圍觀者除了“啊”的一聲,什么話都不會說了。
徐哲明笑著說:“我知道你們很難相信這種事,但我對自己有信心。我們服務業做的就是細節,把細節做好了,我們的事業就稱得上完美。別小看你們做的每一件事,做及格不難,但做好是很難的。因為我們很容易給自己設限,總愛低估自己,誰能先突破自己,誰就走在前面了。”
經歷這件事之后,曾克完全改變了對工作的態度,“服務業做的就是細節。”
|